前几日拜访某协会负责人,首次听到了“共同缔造”一词,很有感触,现与大家分享。
“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优势就是把城乡社区基础筑牢。”去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对完善社区治理、夯实基层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社区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
当前,以城乡社区为基本单元,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一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正在荆楚大地蓬勃展开。
这是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广泛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这是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重要载体,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路径。
“共同缔造”, 短短四个字,承载着新时代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最现实、也最复杂的难题。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更趋向多样化、多层次,如何更加及时、精准回应群众千头万绪的新需求、新期待?
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原有的熟人社会逐渐变成陌生人社区,如何把“原子化”的个体重新凝聚成守望相助的共同体?
当传统的政府单向管理的治理方式遭遇城乡基层社会的深刻变化,不少地方公共事务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的疏离,力气出了不少,经费花了不少,但群众“不感冒”、不买账。如何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在基层治理中增强信任、凝聚合力?
基层遇到的问题,靠基层探索,在基层解决。
一张村庄规划图,两种颜色图钉,红色赞成,蓝色反对。2017年,红安县柏林寺村成为住建部共同缔造乡村治理试点。生活在这里的500多位村民还很难想到,这个他们再熟悉不过的村庄,怎么建,建什么,将由他们手中的两色图钉来决定。
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一个“共”字,让柏林寺村变了模样;一个“共”字,更让其内在组织形式和治理方式变了模样。
公共设施,建到了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有限的资金,花在了刀刃上;村庄的主人,焕发了“主人翁精神”;干群关系,从“你”和“我”变成了我们。
“共”,就是把群众发动起来,让群众参与进来,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干、大家管,以“共同”的方式,“缔造”美好家园。
应时代变化而来,奔着回答时代课题而去。应对社会治理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让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有秩序、有活力、有凝聚力的城乡基层社会。
“共同缔造”,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共同缔造”内涵丰富,适用于政府治理的方方面面,以上只是部分解读。“共同缔造”的理念和实践,正在造福人民,必将给人民带来更大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