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沟通》摘抄

《沟通》摘抄

作者: 育儿点心 | 来源:发表于2023-12-27 23:04 被阅读0次

一、从倾听开始,全力以赴地沟通

沟通的起点,是倾听。只有全力以赴地去听,我们才能听出对方的真实意图,才能识别出对方可能并不会说出口的那些潜在需求;同时,只有让对方看到我们已经全力以赴地去听了,我们给他们的回应才能被友好地接纳。

请你带着这些问题阅读:

你在倾听别人说话时,是怎么抓信息重点的?

你能分清说话人传达的情绪、事实和期待吗,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请你回忆一下,领导给你安排任务时,你们是怎么对话的?

沟通最大的问题在于,

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已经沟通了。

——乔治·萧伯纳

我对萧伯纳的这句话表示无比赞同。

因为我们“说”了,所以,我们就默认已经和对方沟通了。至于对方到底听了没有,听懂了没有,我们并不关心。而在听的时候,我们也很少会主动核实听到的信息是不是准确,是不是完整。

观那些公认的沟通高手,他们有一个共性:沟通不靠说,人狠话不多。因为他们知道,口若悬河只会把人推开。把嘴闭上,把耳朵支起来,才是让他人愿意和你沟通的头号秘诀。

倾听是沟通的起点。如果你无法听懂对方表达的意思,甚至听不全对方提供的信息,绝对不可能展开真正有效的沟通。所以,我们要有点耐心,从最基础的倾听开始掌握沟通的方法。相信我,聪明人更得下笨功夫。

事实上,别人在表达时,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隐藏一些信息。我们应该像侦探一样倾听,全神贯注,把所有隐藏线索都挖掘出来,攥在手里。

结构化倾听,是指你在接收到对方传达的信息以后,要习惯性地在头脑里画三个框,分别放三件东西:沟通对象的情绪、事实和期待。

第一个框:情绪

情绪是我们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高兴、悲伤、恐惧、焦虑、愤怒……都是情绪。但对方通常不会直接表示“我很生气,我很焦虑”,而是把情绪隐藏在话语里面。这就需要我们在倾听时把对方语言里隐藏的情绪识别出来,分清何为事实,何为情绪。

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出现“总是、老是、每次、经常、永远”等类似的词,你就可以立即告诉自己,对方是在宣泄情绪。我把这样的词叫作“情绪路标词”。

“情绪路标词”一出现,你就要意识到,对方没有在陈述事实,而是在发泄情绪。这时候你要做的,不是跟他辩论事实真相,而是安抚他的情绪。只有把恶劣的情绪先降下来,双方才有沟通的基础。

第二个框:事实

什么是事实?对方不带情绪陈述的信息都是事实吗?不见得。和情绪刚好相反,我们只有在表达那些不受主观判断影响,可考证、可追溯的内容时,才会说它是一个事实。

第三个框:期待

什么是期待?就是找出对方内心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

反向叙述

大部分时候,只要我们梳理清楚事实和情绪,就可以判断对方的期待。但有些情况下,对方只说了一两句话,传达的信息非常有限,很难分辨出他内心真实的意图。这时我们就要利用反向叙述去挖掘更多的信息。

所谓反向叙述,是按照自己理解的逻辑,重新描述一遍前面结构化倾听获得的信息,请对方做个确认。

反向叙述的时候,具体的操作要领有哪些呢?你可以按照这三个步骤走。

第一步:响应情绪

最简单的方式,其实是点破和接纳对方的情绪。

第二步:确认事实

信息挖掘主要是在这一步完成的。我们可以先把听到的事实用自己的话描述一遍:“您刚才说的这几点,我的理解是……,不知道我的理解对吗?”

第三步:明确行动

所谓明确行动,是按照前面的所有信息,把对方的期待翻译成接下来可实施的行动,让对方清晰地感受到,你确实听懂了他的意思,并按照他的期待规划出了行动。

花姐给你划重点

在沟通中有一半的信息会被自动忽略,而且我们不知道是哪一半。相信这一点,能让我们提起精神,对沟通充满敬畏。

学会在头脑里画框框,把对方的信息按照事实、情绪和期待来分类处理。

当对方给出的信息比较少时,要用反向叙述的方式,按照响应情绪—确认事实—明确行动的顺序,追问出更多信息。我们追求的,不仅是听懂对方隐含的信息,还要让对方明白我们确实听懂了。

二、听话听音:你能听懂别人没说出来的意思吗

人们的沟通模式会被分成四种主要类型,分别是:控制型、表现型、谨慎型和温和型。为方便记忆,我们可以用四个动物形象——老虎、孔雀、猫头鹰和考拉来标注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人物,都可以“分门别类”地用这些动物形象来表示。

怎样识别

老虎

第一类人,如老虎一般强势、有力量。这类人的特点鲜明且外露,能“打仗”,但掌控欲强。老虎型人的目标感极强,总是当机立断,因此非常容易被识别出来。

孔雀

孔雀的形象非常适合表现型的人:努力开屏,展现自己,高度在意感受。他们沟通的第一个特点是“自来熟”,跟任何陌生人见面,都不需要过渡就可以很快熟络起来。在沟通过程中,他们经常把“关系维护”放在第一位,不自觉地取悦对方,希望对方喜欢自己,而具体沟通的事项可能就被搁置了。

猫头鹰

猫头鹰型人处事周全,讲求事实依据。除此之外,他们还给人一种“聊天兴致不高”的感觉。猫头鹰型人非常谨慎。他们在对一件事表态之前会收集足够多的证据,即便表现出“兴致不高”的抽离感,也是因为他们正调动感官,观察周遭的人或者事。

考拉

缓慢、温和、友好。考拉型人经常挂在嘴上的是“随便、我都行、听你们的”,不争不抢,不愿意得罪人。

怎样和老虎型沟通

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老虎既然喜欢直切主题,沟通时就别做过多铺垫,或在那儿“循序渐进”。这些都不重要。你要争取在一个回合里把他的疑惑解释清楚。

第二,别让老虎觉得你是一个“黑箱”,要给他足够的掌控感。

第三,老虎的目标感特别强,但反过来,如果老虎和你沟通时,你发现他既没设立目标,又不下达指令,那只意味着一件事:他在跟你客气。

怎样和孔雀型沟通

孔雀在沟通中好“对付”,也“不好对付”。好对付是因为,只要表达对孔雀的喜爱,就能让他特别满意。不好对付则是因为,要坚持不懈地表达喜爱。所以,与他们共事、生活,并不容易。

可以说,“人人都需要被看见”,孔雀则特别需要被看见。面对孔雀,要探寻、回应他的感受,并表达对他的感受的重视。这就是对孔雀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

怎样和猫头鹰型沟通

跟慢热、研究型的猫头鹰打交道,一定要非常主动,主动为他提供信息、流程和规则,推动他进行判断。

猫头鹰只是看起来特别难沟通——不轻易夸人,还总提反对意见——其实是有一套自己的规则和规矩。了解这一点以后,双方沟通起来并不费劲。

考拉

考拉在组织里的存在感不强,很难在高层领导者里发现这类人。这首先是因为他们没有什么目标感,其次是因为他们怕得罪人,而这恰恰是领导必须避免的特质。但温和、适应能力强的考拉可以是很好的助手;如果你要聘用秘书或者助理,考拉会是很好的选择。

当我们可以为了某个沟通任务,扮演一个与自己截然不同的角色时,我们的沟通能力就会得到显著提升。

花姐给你划重点

三、积极回应:你能让不友好的人好好说话吗

在对方不那么友好的沟通氛围中,如何给予积极回应呢?我的答案是,学会“四个换”——换口径、换时间、换场合和换角色。

换口径

换口径是指,对方问你的是A问题,但你偷换个概念,用B口径来回应他。

这种方式其实特别适用于我们职场上的一些场景——对方的态度不大友好,但我们还要维持基本的友好关系。

换时间

有的时候教练就是希望通过喊暂停的方式,改变一下比赛的节奏。节奏一变,策略就变了,胜负双方的把握可能也变了。这就叫作换时间。

换场合

换角色

真话不全说,假话绝不说。无论用什么技巧,沟通中的这条底线不能破。

我们传递肯定,不是为了取悦对方,讨好对方。事实上,越是积极地肯定对方,就越是在彰显“我很自信,我很有把握,我对接下来的局面很有掌控感”。这对于我们后面的沟通是非常有价值的。

花姐给你划重点

面对那些我们不想回答、很尴尬、处理不了,甚至对方可能带有恶意的沟通场景,我们依然要积极回应。回应的时候,还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实和期待,但最终都要指向解决问题。

面对艰难的回应,我们有四个办法:换口径、换时间、换场合、换角色。这四招都能让你拿回沟通的主动权。

修炼自己的“肯定反射”,让积极回应成为自己的本能,也成为别人对我们的印象标签。

第二部分 掌握沟通三大原则,不犯低级错误

四、开放性 ,学会说“我们”,你就能团结任何人

如果你想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乔哈里窗,应该如着手呢?简单来说,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穷尽自己的已知。在和别人沟通前,先在笔记本上列一列,通过此举穷尽你知道的事项 。

第二步,盘点自己的未知。有哪些事是你应该知道或者希望知道的,这是你跟对方沟通之前需要“做功课”了解的。

第三步,尽可能探寻对方的已知。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对方多说出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慢慢发现,有些事情是你们都知道的,有些是对方知道、你不知道的,还有些是你们都不知道的。因此——

第四步,探寻你们双方共同的未知,一起寻找答案,进一步扩大共识。

建立共同体:少说“你”,多说“我们”

花姐给你划重点

沟通的意义在于不断地交流信息,努力消除彼此的盲区,扩展双方的共识区。这首先需要我们整理好自己的信息,主动把它们展现给对方。

我们要探寻对方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多说“我们”,把对方的问题转化成双方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并把责任背到自己身上来。

学会开启对方的开放性。每说一段,都问一下对方的意见。不要问对方“明白了吗”,而要问“我刚才说清楚了吗”。提问时可以策略性地点名,或者“露个破绽”,抛出一个具体的问题,帮助对方打开开放性。

五、目标感 你更有目标感,你就掌握主动权

目标感的关键词是“实现”

目标感=方案力

目标感的本质,其实是方案力。所谓的目标感强,不是“我有一个梦想,然后强加给对方”,而是“我有一个目标,通过沟通让你知道,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而我已经为此准备了一个完整蓝图。咱们一起干吧”。

在沟通中保持目标感,其实是要把“我的目标”转化为“我们的方案”。用一个标准句式来说:“我们有一个目标要达成,对此,我有一个方案。”

要在那些“既要、又要、还要”里找到真正的目标,方法很简单,就是问自己一个问题:我马上要做的事,和我最终要做的事,是同一件事吗?

花姐给你划重点

目标感的本质是方案力。具有目标感的沟通,不是抱着自己最初的立场不放,而是要把目标实现。

在沟通中展现目标感,可以使用一个句式:“我们有一个目标要达成。对此,我有一个方案。”

蒙田说过一句话:“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哪儿都是目标,哪儿就都没有目标。”当你觉得自己的目标没那么清晰时,也可以通过一个句式问自己:“我马上要做的事,和我最终要做的事,是同一件事吗?

六、建设性 从“我要”到“我来”是你的一次质变

欠缺建设性的沟通,不是不沟通,而是不行动。坐而论道,拒绝行动,是最没有建设性的表现。

建设性是一项把沟通导向行动的能力。只有落实到行动,我们的沟通才不是说空话、说套话,也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

我总结了一个把沟通导向行动的公式,它可以拆解为3个关键动作:

建设性=可执行的最小化行动+可持续的行动阶梯+每个节点的即时反馈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找到立即可执行的最小化行动。建设性的第二个关键动作是拆解可持续的行动阶梯。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做的第三个关键动作是不断反馈,及时调整,让沟通对象对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产生掌控感。

只要你和客户的沟通不关闭,你就可以不断“拾级而上”。而且,你每多做一个动作,对方拒绝你的心理成本就会更高一点,因为对方同样在付出行动,销售方案里也凝聚着他的心血。

我们探讨的建设性,主要还是抓行动与落实;要把自己的承诺看得特别重,这样双方才能结成行动的共同体。

时间不够和钱不够,资源永远有限,这是世界的客观规律,我们就是要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展开行动。抱怨资源有限,除了让对方觉得你是个牢骚满腹的人,毫无意义。

花姐给你划重点

找到立即可以执行的最小化行动,是我们把沟通导向行动的起点。

有了起点之后,我们要把方案拆解成接下来可持续行动的阶梯,在各个节点不断反馈,及时调整。

沟通过程中,如果不能马上想出行动方案,还有两招可以用:“来,我们抓抓落实”,当个行动派;或者邀请对方,“请您再给我提点需求”。

第3部分 这样沟通,你能让客户“如沐春风”

沟通,不是对着别人的脸,而是对着自己的心。自己的心是否开放,是否能够发现别人的存在,看见别人的光彩,照亮别人的优势,决定了能否完成一次友好的沟通。

七、破冰 怎样让人对你印象深刻

我们对别人产生兴趣的时候,

恰好是别人对我们产生兴趣的时候。

——贺拉斯

破冰不是一次性动作,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破冰是动态过程,它的本质应该是“双向奔赴”,让两个人在沟通过程中相互一点点靠近。

将破冰的方法概括为以下三个动作:

破冰=双线卡位+展现关切+营造掌控

动作一:双线卡位

破冰的第一步,自我介绍,目的不是塞多少信息进去,而是要在对方的世界里稳稳地“卡”住一个位置,让他把你放置在他的记忆地图里。

这就是破冰场景中一次完整的“双线卡位”——用“经线”简洁、清晰地交代“你是谁”,用“纬线”把你嵌入对方的关系网络中——搭配使用“经纬线”,对方就更容易记住你。

动作二:展现关切 

花姐给你划重点

和沟通对象破冰,本质上不是展现自己,而是通过给对方营造掌控感,让自己更快地赢得信任,消除彼此的距离感。

首先,我们可以用“双线卡位法”在他的世界里定个位。

其次,我们要展现对他的关切,这主要取决于我们是不是足够有心,提前把“功课”做好了。

最后,我们可以选择把自己的一部分交给他,营造他的掌控感。比如你的联系方式,或者一个可以马上落实的行动。

八、赞美:怎样提升你的人际友好度

一流的糖衣,

本身就是炮弹。

——东东枪

用行动表达赞美

怎么办呢?我先教你一个方法,就是用行动,而不是语言来表达赞美。这不仅降低了对你语言能力的要求,还更加安全、有效。

控制“摸机率”,就是在沟通时要尽最大可能少碰手机。

让对方被看见

我们已经掌握了“行胜于言”的赞美方法。在学习使用言语、措辞表达赞美之前,我们先来理解一句至关重要的话,它来自心理学家的一个洞察:“每个人毕生都在追求的是被看见。”是的,每个人,没有例外。

赞美=打追光+轻轻地+深深地+常常地

动作一:打追光

只有把光打在对方和他所在群体有差异的地方,才算是夸在点上了。相反,没有将对方和其所在群体对应起来赞美,就很容易闹笑话。

花姐给你划重点

我们在沟通场景中可以有意识地使用“赞美公式”:赞美=打追光+轻轻地+深深地+常常地。

牢记“打追光”这个意象,成为周围人的灯光师、小太阳,照亮别人,提高自己的人际容纳度。

九、激励 怎样成为鼓舞人心的高手

鼓励自己最好的方式,

就是鼓励别人。

——马克·吐温

激励是一种比赞美还要强大的沟通工具。如果说赞美是促进关系与互动,让对方高兴,那么激励则可以促使对方发生改变,沿着你引领的方向前进。它是沟通中的“魔法”,可以不动声色地塑造对方。

激励=及时赞美+行为建模+反馈闭环

用三句大白话来“翻译”公式里的三个要素:及时赞美、行为建模和反馈闭环,分别是:“你做得真好”“请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和“你总结得真好,我跟你说说对我的启发”。

花姐给你划重点

和赞美相比,激励适用的范围更广,产生的影响更深远。

激励是领导力的表现,如果你希望对方保持什么行为,就可以引导他去给自己的行为建模,通过反思和总结,形成一套好的方法论。

激励的句式可以分三个半句来说,“歌词大意”分别是:第一句,你做得真好;第二句,请问你是怎么做到的;第三句,你总结得真好,我跟你说说对我的启发。

十、说服 怎样让别人愿意支持你

对任何人都不抱希望,

但是对任何人都永不绝望。

——明海

说服一个人,不是拿着一个方案摁着对方,让他无论如何也要接受,而是让他觉得我们俩是一伙的,我的目标就是他的目标。

说服=说话有分量+凿穿心理防线

动作一:说话有分量

怎么才能让自己说话有分量?我认为答案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强准备——用足够充分的准备所带来的心理优势和信息优势去“碾压”对方。

动作二:凿穿心理防线

一定要在会前吹风。不仅对他一个人吹风,还要对所有可能对他有影响的人吹风。把中间派争取成赞成派,把赞成派变成配合派。吹风工作做得越充分,最后时刻的说服力就越强。

只要不断挖掘,就能挖掘出对方不同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那他迟早会被“熬”同意。

用新方案代替旧方案

花姐给你划重点

通过强准备,让自己在说服的沟通场景中不再人微言轻。

通过吹风、慢熬,逐渐凿穿对方的心理防线。

如果对方心里有成见,怎么也说服不了,我们就要想想,一定有什么他捍卫的价值投射到了原来的方案里。那么我们就要把那套价值融入我们的新方案,通过这种方式说服他。

十一、辅导 怎么教会别人更好地做事

如果你未来想担任更重要的岗位,除了本身的业绩,还要加强自己的辅导能力。可以说,辅导就是晋升的前道工序。学会在辅导中的沟通方法非常重要,它将成为你职业生涯的一个“赛点”。

准则:教行动方法,不教价值观

我们说别教价值观,并不是因为它无关紧要;恰恰是因为它太重要了,所以辅导才不能停留在理念层面,必须落实成行动方法。这样才能做到“真教真会真变化”。

辅导=植入目标+发现盲区+实战演习

动作一:植入目标

植入目标是给对方一个正向的拉力,这是启动辅导的前提。我们来看下面两句话:

你不对,我来教你。

你可以更好,我来教你。

动作二:发现盲区

动机问题解决了,第二个动作是发现盲区——辅导要起效果,我们不能只知道他不行,还要知道他到底哪里不行——具体哪里不行,就是对方的能力盲区。

动作三:实战演习

花姐给你划重点

辅导是教对方具体的行动方法,而不是价值观。

辅导分为植入目标、发现盲区和实战演习三步。完成这些动作以后,你就可以顺利完成辅导工作,营造一个好的沟通关系。

如果你还想进一步成为更好的辅导者,可以用“行动后回顾”的方式,帮对方复盘思考过程。

第四部分:这样沟通,你能让人按照你的期待去做

我们学习沟通的方法,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赢得尊重,影响他人,最终解决问题。

十三、批评 怎样让你的难听话也能得到正面反馈

批评可不是告诉对方他怎么错了,而是告诉他怎么才能对。批评不是要让他“服”,而是要让他好。

评=控制环境+定义问题+刷新动作+设定反馈点+完成重启

动作一:控制环境

先来看场合上的控制。“扬善于公庭,而规过于私室。”它要求我们能一对一的时候就不要当着他人的面批评,能小范围的时候就不要在大范围批评。

动作二:定义问题

定义问题,就是批评前一定要调查事实经过。这是为了拥有比对方本人更多的信息优势。如此,我们的批评才是有依据的。

动作三:刷新动作

所谓刷新动作,是指了解到对方的问题后,把批评转译为一个具体行动,告诉对方怎样才能做对。

动作四:设定反馈点

批评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并不是。对方虽然接受了你的批评,但他回去之后到底行不行,你并不知道。所以,为了让你的这次沟通能够在他的行为里闭环,一定要设定反馈点。

动作五:完成重启

批评一定不能停在你的话语上,而要停在对方的总结或者目标上。这样对方就可以带着自己的目标、总结,而不是你对他的批评往前走了。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启。

花姐给你划重点

批评不是要让对方认识到错误,而是要让他做出正确的行为。

批评可以分解为5个动作,分别是控制环境、定义问题、刷新动作、设定反馈点、完成重启。

记住“下拉、刷新”这个意象,批评就是要把错误的行为覆盖掉,让新的局面呈现出来——你可以在职场或者家庭里推行一个小创新——把“刷新”作为沟通的一个暗号。

当你要批评人时,可以说:“来,咱们刷新一下。”反过来,如果你觉得自己犯了错,也可以主动跑到对方那里说:“领导,不好意思,我又犯错误了,请您帮我刷新一下。”

十四、提意见 怎样改变自己说了不算的事

提意见=事前征求同意+定义双方关系+提供具体建议

步骤一:事前征求同意

花姐给你划重点

提意见关键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把提意见转化成提建议;先发展关系,再解决问题。

提意见的动作要领是:事前征求同意,把双方的共同体关系定义好,再给出具体建议。

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制度化、格式化的提意见活动,把提意见变成营造团队信任感、提高团队绩效的助推器。

十六、主持会议 怎样降低你的存在感,提高你的控场能力

花姐给你划重点

记住“会议主持人就是牧羊人”的意象,鞭策所有的与会者在有限时间内达成会议目标。

可以用一些非语言的方式向与会者传递信号。方法包括:设计场地、设计时间、设计环境、设计规则。如果你善于举一反三,你会发现,这些行为设计适用于职场的方方面面。

要对会议全程控场,方法包括:会前积极跑动,开场自我赋能,会中敢于干预,结束出口成章。

第5部分 这样沟通,你能变被动为主动

十七、道歉 怎样把你的错误变成促进关系的机会

道歉=关闭过去+承诺未来

道歉的终极奥义不是承认“我错了”,而是承认“你是对的”。重要的不是为过去的行为道歉,而是要向对方承诺一个面向未来的增量。

动作一:关闭过去

关闭过去,意味着要想修复双方的关系,得把眼前的问题“翻篇”。这个动作主要遵循四个原则:

第一,道歉越早,代价越小。

第二,把道歉和弥补损失分开。不能觉得“我都赔你了,你还闹什么”。道歉处理的是感受上的损失,赔偿处理的则是事实意义上的损失,它们是两件完全独立的事。

第三,诚恳的态度比做任何事都重要。

第四,接纳对方的情绪,引导对方释放情绪。

动作二:承诺未来

方法一:带着方案来 ; 方法二:上个请教;方法三:上个小礼物

花姐给你划重点

道歉的终极奥义不是承认“我错了”,而是承认“你是对的”。重要的不是为过去的行为道歉,而是要向对方承诺一个面向未来的增量。

道歉要分步骤进行:先完全接受对方的情绪,肯定他感受的合理性,把这件事给关闭掉;然后告诉对方你打算怎么办,将目光转移到未来上。最后上个请教,上个小礼物,把双方的关系往前推进一步。

道歉过程中如果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大事,要学会向上级请求支援。如果是小事,则可以等上一周,待对方平复心情后,再走一遍上述的道歉流程。

十八、调解 怎样持续优化你的关系网络

调解矛盾=处理情绪+重建目标+最小改善

动作一:处理情绪

情绪被消化干净后,致使矛盾产生的真实原因才会暴露出来。

动作二:重建目标

动作三:最小改善

花姐给你划重点

调解矛盾不是解扣,而是补网;以自己为中心节点去修补你的社会网络。而且,在调解矛盾之前,你要真正做到课题分离。

调解矛盾的过程,也是帮助对方回归正常生活轨道的过程。要先处理对方的情绪,给他制造一个认知失调。对方会在这个空隙中,从闹矛盾的情绪和状态里走出来。

紧接着,帮助对方重建目标,为他设定一些最小化的、可以立即启动的改善动作。这些都有益于对方进入平和、积极的新阶段。

十九、示弱,怎样用弱势来增强你的关系网

一个愿意发起求助的人,目标感肯定要大过所谓的“自尊心”,而且他人际友好度会比较高,也会具有调动和整合资源的能力。

求助=别人帮得了+自己值得帮

花姐给你划重点

求助本质上是发起一次协作。我们要卸下“求助=我不行”的心理包袱,把它当作一次拓展自己协作网络的机会。

向别人请求帮助前,首先要判断对方是不是帮得了。“帮得了”不仅要看对方能力上能不能做到,还要看这个忙在他的协作边界里是不是容易启动。要主动给对方制造最小化的启动点,让他觉得自己可以轻易做到。

我们还要证明自己确实值得别人帮。一个方法是“先干为敬”,把自己能做的努力全部做到位。另一个方法是“真诚领情”,通过沟通让对方感受到他对我们的帮助开花结果了。这会是一个开放并且良好的互动过程。

21.即兴发言 让你彻底告白张口结舌

即兴发言=万能开头+谈感受/谈行动

动作一:准备一个万能开头

真正的沟通高手,辞藻不一定华丽,讲演也不一定煽动人心,但他可以让对方觉得,“我对面这个人,懂我”。事实上,最顶级的沟通实现的,就是“我懂得”和“你懂得”。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捕捉细节的能力,借此把“我懂你”的想法传达给对方。

动作二:谈感受/谈行动

花姐给你划重点

即兴发言不是毫无准备的讲话,它不能准备稿子,但一定要“准备意识”。

即兴发言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短,3分钟、500字之内完成。重要的不是展示你的水平,而是传递你的态度。

你可以用做笔记、准备万能开头等技术化的方式,来提高自己即兴发言的能力。

即兴发言展开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讲虚,谈谈感受;其二是讲实,谈谈行动。但不管怎么展开,你讲话的素材都必须来自现场,要烘托氛围,给别人捧场。

花姐给你划重点

闲聊天不是聊闲天,这个“闲”指的是场景而不是内容。闲谈也有目标,它的目标主要在于关系的建立、维护和深化。

最安全的闲谈方式,就是上个请教。保持开放性的交互,也给对方传递尊重。在传递过程中,你要注意管理人设,给自己设定好清晰的边界。不相关或者不懂的话题,尽量不谈;三观类的话题,坚决不谈。

除了尊重,你在闲谈中还要传递自己有价值的一面,比较好的方式是让自己成为专家型社交高手。

相关文章

  • 摘抄-沟通

    沟通,很重要。然而,在愤怒的情绪驱使下 怎么能先停下来,真诚地沟通呢? 良好的情绪和氛围是必不可缺。两个人的沟通,...

  • 摘抄-沟通

    在沟通中,和谐不够是因为跟随不够! 我们总喜欢被别人认可,喜欢被看到,喜欢被尊重, 可是我们得先问问自己: 我们有...

  • 沟通

    坚持分享第957天 (摘抄)周日 沟通是消除隔阂的方法, 沟通是澄清误会的途径, 沟通是维系感情的关键, 沟通是...

  • 一起认识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读书摘抄连载一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暴力沟通”指的是你有意或无意的让自己说话带刺,用自...

  • 9.28-沟通的原则(水原十口)

    经常强调沟通的重要性,结果很多人认为:沟通嘛,还不简单? 这里摘抄一段我们的沟通培训文档: 一、沟通基础 和别人沟...

  • 你说的每一句话都算数

    主题:读书笔记 时间:2019年1月2日 相关书籍:《沟通的艺术》 《非暴力沟通》 《亲密关系》 经典语句摘抄: ...

  • [摘抄]《非暴力沟通》

    1、关于暴力 使用暴力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所以他们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或寻求心灵的和平。 除了...

  • 【 非暴力沟通】摘抄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1.观察2.感受3.需要4.请求

  • 《非暴力沟通》摘抄

    前言 1. 非暴力不是今天用了、明天就可以抛弃的权宜之计。非暴力也不是让你变得温顺或听话。非暴力主张积极进取,而非...

  • 《非暴力沟通》摘抄

    《非暴力沟通》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美]马歇尔·卢森堡 Marshall B....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沟通》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dd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