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轼的送别不一般—苏轼《八声甘州》

苏轼的送别不一般—苏轼《八声甘州》

作者: 湛青飞白的杂杂杂谈 | 来源:发表于2021-03-08 21:25 被阅读0次

歪解诗词2.0(100/037)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时在巽亭

(宋)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此词作于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由杭州太守被召为翰林学士承旨,他离开杭州时送给参寥的。参寥是僧道潜的字,以精深的道义和清新的文笔为东坡所推崇,与东坡过从甚密,结为莫逆之交。东坡贬谪黄州时,参寥不远千里赶去,追随他数年。这首赠给参寥的词,表现了二人深厚的友情,同时也抒写出世的玄想,表现出巨大的人生空漠之感。整首词达观中充满豪气,向往出世却又执着于友情,读来毫无颓唐、消极之感,但觉气势恢宏,荡气回肠。

上阕“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二句以钱塘潮水比喻人的欢聚与离别,气势非凡。接着以“问”字领起下文,“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辉?”仍是表达了愁苦的心情。最后几句则宕开一笔,纵阅古今之变,通过对历史上机心倾轧的否定而自明心迹:“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使精神得以超脱和自由。

下阕则开始追忆往事:“记取西湖西畔”几句将旧日漫游的地点、季节、景色以及二人相知相得的友谊一一写出。后几句则是借用谢安、羊昙的故事,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并殷殷嘱托友人不要为自己担忧:“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此词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深厚的情意,气势雄放,意境浑然。苏轼那超旷的心态,那交织着人生矛盾的悲慨和发扬蹈厉的豪情,从此词中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

相关文章

  • 苏轼的送别不一般—苏轼《八声甘州》

    歪解诗词2.0(100/037)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时在巽亭 (宋)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

  • 人生如逆旅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与友人久别重逢,短暂相聚后,又要各奔东西,苏轼写下这首送别的词作,最后,他感慨道:人...

  • 一句001:人生如逆旅

    一句001,出自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 看苏轼起的这个标题就知道是送别词了。他好朋友叫钱穆,“父”是对有德君...

  • 苏轼—八声甘州 结尾典故

    晋名士羊昙是谢安的外甥,很受谢安器重。谢生病还京时曾过西州门。谢死后,羊昙一年多不举乐,行不过西州路。有一天吃醉了...

  • 【海棠社】第637社社课作业及点评

    题材: 送别 体裁:江城子(苏轼体) 要求:体现出送别即可 东道主:海棠社组委会 收稿:肖公子 评审:五大评委、五...

  • 浮花浪蕊尽,伴君共幽独

    苏轼误把杭州当故乡,杭州西子真心恋苏轼。苏轼来到了杭州,就爱上了杭州的山水;杭州迎来了苏轼,杭州处处便有了苏轼的文...

  • 江城子.送别(苏轼体)

    图文/点点可可 那时明月不知愁。泛轻舟。任溪流。岸上花醺、岸下碧波柔。横笛似嫌春尚早,声声慢,自悠悠。 怕言珍重泪...

  • 2023-01-29语文课本中的苏轼

    1.旷达的苏轼。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2.情趣的苏轼。美食家、 3.性情的苏轼。 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在现了苏轼微妙...

  • 新苏轼之新诗

    新人苏轼出诗来,苏轼后人已传记。新苏轼心中有诗,诗中有新苏轼。两者结合不分离。

  • 苏轼

    由于苏轼和王安石在变法上的矛盾,使得苏轼在当时难以继续在朝廷任职,所以苏轼上书请求去地方任职。 苏轼到了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的送别不一般—苏轼《八声甘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em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