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坐在家里,有台式风扇和收音机,听着单田芳的评书,捧着冰镇西瓜的日子,才是属于我的童年;
偷偷捧着收音机躲到父母看不到的地方,只为一讲不落的听书,单老沙哑的嗓音,构成了我关于成长和学习的全部背景;
人们都说,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
而如今,大师已逝,“下回分解”终成绝响。
2018年9月11日下午3点30分,著名评述艺术家单田芳在中日友好医院逝世,享年84岁。
单老说了56年的评书,留下了110部代表作,共计12000余集,闻名全国,被誉为“永不消失的电波”,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热爱的评书事业。那独特又沙哑的嗓音,陪伴了从“30后”到“90后”的几代中国人,代表作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童林传》、《乱世枭雄》以及《隋唐演义》等等。2012年,在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的颁奖典礼上,单老获得终身成就奖,当之无愧。
还记得2015年,一代评书大师袁阔成逝世,国人伤痛,曾一度掀起了对评书的追忆和热捧。
然而,这份激情并没有保持多久,便重归沉寂了。如今,又一巨星陨落,评书一行更是日渐式微。
你,还记得自己上一次听评书,是什么时候吗?
01
千年以来,数代说书人以一块醒木说天论古今。按照说书人的说法:评书起源于东周时期,周庄王是评书的祖师爷。许多古典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最初都是说话的话本。著名的《三言二拍》,本身便是话本小说集。
民国是评书中兴的时期,据记载:当时“撂地”说书人说《三国》,便万人空巷,把街道围得满满的。在教育不发达的年代,广大民众的启蒙教育大多依靠评书。正是书中的忠臣节义、孝子贤孙、行侠仗义等情节,奠定了这个国家底层民众的基本价值观。
建国以后,评书借助广播等平台再次获得辉煌的发展。九十年代中期,是评书最火的时候。全国四百多家电台,都有“单田芳书场”,每天超过一亿听众。但是,随着日益多元的媒介形态出现,评书渐渐远离了大众视野,评书传承更是青黄不接。
评书演员孙一说:“30年后可能就没有人说评书了。”这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作为评书界最年轻的表演者,他今年已经40岁:“我回头一看,怎么没人了?”
“后继无人”,使得评书作为流传千载的艺术瑰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
02
单田芳对于评书的后继事业,一直忧心忡忡。“我最早所在的鞍山曲艺团,出了不少学员,男的女的十五六个,大部分是艺人的子弟,都干了本行。一代一代都是这么下来的。现在改革了,学这个将来上哪儿就业去?谁开工资?没有就业的机会,自身都难保。所以随着这个社会的变迁,学评书的人越来越少。”他曾这样说。
单老认为,评书沉寂的主要原因在于“青年演员不争气”,大多数学评书的年轻人都不是真心实意地想学本领,而是想当明星。对此,单老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着。
他在微博、微信和今日头条都开通了自己的公众账号,致力于宣传评书文化、推广评书教育。即使在逝世前的9月7日,他仍坚持在微博上发出声音。单田芳还把自己的自己所有的作品都免费送给了导演张纪中,希望他可以拍。单老曾表示,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会在2017年录制新作品《济公传奇》,可惜终究未能如愿。
单老的女儿单慧莉女士也助力父亲完成这一心愿,于2016年成立了“单田芳智慧星光文化传媒艺术学校”,2017年又成立了“单田芳评书传承学院班”,由单老的弟子和单女士共同授课。
薪火相传、评书不死。正是有单老的坚持不懈,评书传承才又迎来一丝曙光。
03
《木鱼微剧场》中有这样一句话:“西方诗人在市井人群中弹奏着里拉琴,吟唱着荷马史诗,讲述着特洛伊战争和木马记,讲述着海伦的美丽。而东方的评书家们手持折扇,传颂着那个东汉末年兵荒马乱的年代,让人们知道赤壁临江的那把大火,让人们知道,就算是君王也可以有桃园结义的兄弟,吕奉先也可以冲冠一怒为红颜……”
评书,是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浪漫;说书人,是连接浪漫与现实的纽带。“醒木在手,道尽千古人间事;折扇轻展,呼出百万铁甲兵”,这是单田芳大师对说书人的定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则是对这一职业最好的诠释。
2015年,单田芳的弟子苗霖在《超级演说家》上曾说:“……这些本来就纤弱的传统艺术,将被时代的车轮重重碾压,碾成打印机的铅粉,在教科书上,在宣传册上,书写曾经的辉煌。我不希望继承传统只是人们出于救世主般忧天悯人的优越感而采取的救援行动。我们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会看到希望。”
总有人觉得评书“低俗、上不得台面”,远比不上歌剧来得优雅高贵。他哪里知道,评书其实“通俗但不低俗,张扬但不张狂,个性但不任性”。这一古老的艺术璀璨而不刺眼,正如它所讲述的中华民族一样。二者皆有着博大宽厚的底色,足以担得起数千载文明的重量。
所以,当你忙里偷闲时,不妨让自己慢下来:喝一壶茶,听一段评书,品一品历史兴衰、英雄荣辱,日子过得岂不逍遥?
单老千古,惟愿评书永相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