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之航
本文原创首发于公众号:雪娃娃育儿
天下最幸运的孩子,并不是被爱
1.
闺蜜晓璐去年生了二胎,实现了儿女双全的梦想。可好梦还没来得及醒呢,接踵而至的各种纷乱却将她扰乱得惊魂不定。
先是月子里遭各种母乳喂养的罪。宝宝吸奶力道不足,导致乳头反反复复受伤,每次喂奶都疼痛如刀割。
再是宝宝睡眠不好,整夜的频繁惊醒哭闹,折腾的她心力交瘁。
后来随着月龄慢慢长大,又是各种问题纷至沓来:腹泻、湿疹、红屁股、咳嗽......
8个月左右大的时候,孩子有一次调皮翻滚,不小心摔倒在床下,磕破了眼睑,自此留下了一道疤痕。
老母亲的心啊,那个时刻被碾得粉碎,还留着一地的泪。
她说:“每次看到那道疤,心里那个悔恨啊,恨不得自己替他长疤!”
她苦苦思索始终不明白:“你说,我家大宝也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那么好带?现在二宝才一岁,感觉难带到不行!我们用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养育方式来带二宝,怎么就一切都不一样了?”
她认定二宝是传说中的“高需求宝宝”。
对于晓璐的困惑,我也寻求了很久答案。
起初,我也曾以为自己遇到了“高需求宝宝。”
我儿子小航也是这么过来的。可以说,育儿书本上所能查到的难题,他几乎全有过。查不到的难上加难的应用题,他也经历过。这一路的披荆斩棘,不是当妈的,真的很难感同身受。
无意中在论坛里看到一些妈妈讨论自家的“高需求宝宝”,觉得突然间找到了组织。
黏人、敏感、情绪多变、身体状况不稳定、想法多、依赖性强、不合群......种种特点,无不戳中小航的特点。
妈妈们说,这类宝宝天生就比一般的宝宝心理要求高,恰恰也说明他们聪明,“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嘛!”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累一些就忍着吧,等孩子大了就好了!
听上去还是很有前途、很有希望的。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两岁了、三岁了,所谓的“高需求”并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在不断地转移、变换着方式。慢慢的,我的想法却发生了重大改变。
他们真的是心理要求高吗?
并不是。
他们的心理需求,在一个我们还未懂得的维度。
天下最幸运的孩子,并不是被爱2.
大约在小航快两岁的时候,我带着他去坐商场里的“托马斯小火车”。那是他第一次作为乘客坐上去。之前我们经常在商场里玩,他喜欢看托马斯小火车,一见到就会跑过去追着,手舞足蹈。
我以为终于满足了他的愿望,他会兴奋得溢于言表。
可在他脸上,我并没有看到惊喜的表情。
看似一脸的麻木,我却发现了在他平静的神情下,掩藏着一些迷惘。
那是一种只有在大孩子,或者成年人脸上才会出现的神情。
迷惘、失落,掺杂在激动、享受之中,是那么的欲盖弥彰。
就像我们仰望了一座高山许久,经常想象着登临山顶,极目远眺的心旷神怡之感。
有一天终于终于登上去了,却发现,原来也不过如此,并没有设想得那么震撼心灵,紧接着,便会有一丝失落涌上心头。
而一个两岁的孩子,拥有这样的心理活动,不寻常。
这个细微的发现,让我突然间明白,小航并不是一个“高需求宝宝”,他只是个内心特别敏感纤细的孩子。
天下最幸运的孩子,并不是被爱3.
林文采博士的《心理营养》这本书,让我找到了答案。
书中讲到,孩子的先天气质,决定了他们的性格倾向。如果父母能早一天观察出孩子的气质,便容易做到因材施教。
大体上,分为四种“天生气质”:乐天型、忧郁型、激进型、冷静型。
怎么观察孩子的气质类型呢?
其实也不难。首先,我们需要思索,自己和配偶是什么类型?
观察一圈下来,大概心里已经有几个方向了。基因是强大的,家人的特质什么样,孩子也就八九不离十。
其次,梳理思绪,孩子是怎么表达需求的?怎么学习爬行、走路、说话的?怎么与家人互动交流、与同伴开展关系的?是主动、意愿强烈的,还是被动、半推半就的?是冲动、说干就干的,还是谨慎、善于观察的?
我想,大多数父母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了。
其实,和我们所说的成人有“九型人格”一样,天生气质的理论也不是绝对的。每个孩子身上的特质都是多重的、交叉存在的。只是哪一种特质占主导,我们通常说孩子就是哪种特质。
这样分析下来,小航的“忧郁型”特质比较明显,难怪会有那么敏感的心思、那么复杂的想法。而这个类别的孩子,典型特征就是细腻敏感、追求完美、深刻透彻。
所以,生活中看似很平常的小细节,他会观察的特别细致。看似慢条斯理,其实他的大脑一直在运转在自己的轨道上。
所以,有时候明明看到小朋友们聚在一起玩,他却独自跑到一边去捡起几颗小石头玩,或者观察地上爬行的蚂蚁;
我想和他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他却非要盯着轮子研究它是怎么运动的;
路上遇到熟人,想让他打招呼,他却故意找到借口将头扭到一边,顾左右而言他。
我曾经以为他消极被动、不善社交、行为奇怪,但很可能是他的思维方式使然。
性格特质决定了,能够令他感到愉悦的点,不在我们常规认为,孩子喜欢的那些事上。
恍然大悟。
我们用自己的理解强加在孩子身上,因为,我们并不真正懂他。不恰当的回应和引导方式,定然会让孩子苦恼、焦躁,进而催生出一些我们认为的偏差行为。
天下最幸运的孩子,并不是被爱4.
同事对我讲,她现在基本不会带孩子去动物园玩,因为她感觉孩子不喜欢动物。
“他看到动物的表情,和看到一张桌子一张椅子,没什么区别。”
“别的小朋友,看到大熊猫都欢喜雀跃,只有他,像梦游一样。”
由此,她推断孩子不喜欢动物。
这又是不懂孩子的一个案例。
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凡是生命,凡是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着绝对吸引力的。
假如有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动物,只能说,父母用自己理解的“喜欢”的表达方式,来要求孩子了。
自我反省,我们喜欢一个明星,但不会看到他就一脸陶醉、全国各地追着他要签名。一部分人的表现,并不能代表全部。
我们爱自己的伴侣,但不会整天甜言蜜语、花前月下。这样的阶段可能会有,但绝不会成为家常便饭。
我猜同事的孩子,也是属于“忧郁型、冷静型”特质的范畴。他们平静、严密;他们擅于思索而不善于表达。
我认识孩子爸爸,他就是这样的一位“理工男”啊!
天下最幸运的孩子,并不是被爱5.
懂得孩子,才会给他更适合的教育、更服帖的心理营养。
所以,让我再听到有妈妈吐槽自己的孩子“难对付”、“饭渣”、“拖延症”、“胆小鬼”,给他们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时,便会问她们:“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他的性格特质如何,在日常的相处中,你有注意针对性的调整对他的教育方式吗?”
我把以上文字发给晓璐看,像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一般,她给了我一段长长的留言。
“我的大宝之所以好带,因为她是乐天型,大大咧咧,热情活泼,不把细枝末节放在心上。”
“我们平时工作忙,主要是奶奶照看。奶奶也是乐天型,所以她们配合的相得益彰。”
“二宝应该属于冷静型,慢节奏,但是思考比较深入,可能奶奶很难配合他的节奏。我们夫妻也是随意习惯了,并没有在意他心理层面的需求,跟着他的节奏走。”
句句说的都很有道理。
“以前我觉得养孩子顺其自然就好啊!因为我和哥哥也是这么过来的,完全一样的父母环境,我还算不错,哥哥什么都做不好。”
现在才明白,我的家庭环境,可能正好顺应了我的性格特质,而我哥哥,和我是完全不同的类型。所以,对他来说,从小的家庭教育,都是不贴切、不适合的!”
我很欣慰,晓璐通过一个契机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原生家庭的影响。相信接下来的时光,她和家人一定会抛却烦恼,以焕然一新的状态投入到两个孩子的养育上。
天下最幸运的孩子,都不仅仅被爱,更被懂得。
愿在所有的父母心中,都住着一颗天边最闪亮的星星。
雪之航,多平台育儿作者
家有三岁金发小子
心系红尘万千悲喜
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
愿认识我和金发宝宝的亲,请关注我的公众号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