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落千古风流人物,聚为一堂,同仰上天。飘逸流淌儒家风气,进迎大智,加冕苍龙。有一首《七律·儒林》为证:
零零落落枯枝散,灿灿荧荧志智合。
淡淡轻轻食素斋,奢奢荡荡裂前颌。
贫贫贱贱迎达贵,富富堂堂进上格。
翰翰林林迷众性,平平静静作莲荷。
众多名仕东南各散,水乡旱陆各隐自位,不知各领天命,便遭进堂前磨难,布衣草鞋隐逸江南水乡,不知堂皇富贵,但识轻飘小调,赏玩青青小荷、嫩嫩白莲。
阅完此本,心由感慨,不知为惜一代仁人之士退隐黄泉,还因一朝名仕创立华章青史留名引有共鸣,故有此作。
(一)翰林感
科考例举,早已深深地刻入咱们中华民族的骨子里面。若是得一状元,则家门旺盛,纵使你是街边流乞、山野小农,但得文章了当,则进堂皇碧室,书薄锦黄帛,奏明书大建,举家黄腾。
但科举之弊过显,竟成绑人心智之物。例如那范进中举,本为终考终不中之童生,受尽邻人之嘲讽,就连岳父胡屠夫都瞧不上这个今后的秀才,在他第一次科考上有所成就之后,胡屠夫仍不相信,在少许赞扬后,又开始无穷的嘲讽。于大起大落的人生路途上中举后,竟疯了起来。这外史简直可以与正史相媲美,外史写的是人间之真实,不像正史般胡乱夸赞,失了本意,竟于那油嘴滑舌之奸臣所利用。或许,这外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史罢。于进学上,也颇能够看出人心之势利。范进在未中举之前,家中老母身患重病,钱粮用尽,街边邻里视而不见,最后还将家里的老母鸡拿到街上去卖了换粮食。但在他被邻人知道中举之后,白花花的银两自动地来,粮罐自满,母鸡便飞,曾经的冷清之居瞬间变为热闹之都,好不势利。那乡绅豪门也竞相来送物,不断巴结文人,以稳定自身之势力,顺便“脱脱俗”,却不想更俗了。与其说这是一部外史,不如说这是一部活生生的讽刺史——不论何时的讽刺史!
在乡绅豪门之谈话中,若是有适龄家子的,便在作礼之后谈起举业,或是帮携入门,或是巴结考官,好不恶俗。
(二)金银感
官僚势力莫不为钱,豪门剥削亦为金银。商人为商,农人为农,渔人为渔,莫不未此?胡屠夫在范进中举前,连他去考试的钱都不给,但在范进中举后,铜钱大把拿来,甚者竟还来退让几下。
在凤四老爹与万中书一同平反冤案之时,邻舱一位丝客人的银子被一奸妇给偷取,这骗人之术属为恶毒,若是无凤四老爹相助,这世上便又多一冤魂。
或许大多数看官认为那杜少卿是一豪杰或又是一个败完祖宗之财的败家子。若说他是一位豪杰,那么又如此证明,或许也就是他花钱大手大脚,扶危济困,可是若是如此,只须那么任意一个舍得花钱的人来不便了事?又有人说在他卖房寓居江南后,于河房中予以钱财给别人,可即便如此,他仍属于当时社会中的一个中产阶级。可为何众人均认为他是一个豪杰,大抵是因为他愿意将自己之物予以别人,就如他在众人问他索取钱财之时,他竟将自己的田产以低价卖出,用换来银两交于义士,这样虽然为众多小人所用,但不乏帮了一些仁人。又或是因为他敬重长者,在杜少卿家中,他奉养着那娄太爷,属为尽心,在娄太爷将行之时,仍为其办礼。若说他是一个败家子,便容易得多了,那便是他将祖宗积业耗尽了罢。以今人眼光来看,仍是难认辨识,天眼在上,不知可否智识。
话说那严监生,文章做得好,钱财广丰,子孙满堂,可就是不愿用钱,连灯台上多了根灯草也要理会,终因此而终,一世英雄竟毁于一旦。这在如今便叫做“勤俭”,可这“勤俭”若是太过了,变成了小气,这世代,有时实是难将这两者分开。难矣!
(三)文仕感
任性!文人志士,总为时代之引流。若是巧遇明主则高升贵堂,否则只得如寻常百姓一般于破屋陋房间谋生。文人总要有些许傲气的,与其说是傲气,不如说是那或多或少的底线。就如那季遐年,实是一个有骨气的文人,实是讲究。在写字之前,要戒斋、自己磨墨,在写字时,还要让三四个人抚纸。若是有人对待不善,即使万事具备,仍然一甩而去。当代说这是任性,可是为何今日受到排挤,而论古就备受崇拜?不得而知。
义气!若说文人,一想必定是文绉绉的罢。可想有甚些文人,在文章上意气风发,于生活上各尽仁义。马二先生属为一文人中的典范,处事圆滑,义气全尽。他在明白蘧公孙犯了横祸之后,尽心尽力地帮他用钱解祸,且其后不要一分钱补偿,尽管后到西湖没有甚些银子来用,但是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四)道德感
但凡人总是要有底线,一代才女沈琼枝属为典范!她虽亦遵守古时“三崇四德”的约束,但颇有一些反抗的精神,于我心不可磨灭。她在宋家不打算被立为正室,便英俊离开,独自一人来到江南卖诗为生,不为凡间俗事所困,潇洒自在,好不快活。尽管随后被抓,但终落得个好下场。
可那,鲁编修家的鲁小姐却大有不同,她便是一个传统的儒家女性了,虽然满腹经纶,但受到时代的限制,无法一展宏图。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希望寄托给下一代,属为一悲催之人。在他父亲的影响之下,她也被那死气沉沉的八股文所禁锢。但她的品行是极为优雅的,不像那王太太一般矫情,不像那聘娘一般势利。
那王家的三姑娘在丈夫身亡后,竟然选择节烈,也不论旁人之劝,就只是那样节食七日,终地饿死。为的是什么,竟是那节烈的“好”名声。无数个她被这文书给害死!
这是时代的悲哀!是精神财富的丧失!
云亭鹤立千秋貌,万目同迎碧玉颜。
绿杏犹留情甚甚,文章暂造意寒寒。
琼枝愈放思切切,立作延连韵环环。
喝住山间八股士,心由荡漾不知还。
(五)尽孝感
范进中举后,其老母与其搬往张乡绅处时,乐极生悲,一命呜呼。范进放弃了进举的机会,在广东乡里日日同张静斋打秋风。
那匡超人孝道尽得是极好的,在他看书之时,幸遇马二先生,得到返乡之银。在返乡第一时间,便去看望老爹,日日伺候父亲出恭,毫无怨言,甚者竟还为此每晚只睡一个小时。还在卖肉和豆腐有余金之时,买上些鸡鸭给家人吃,老夫在他的照料下渐地好了起来。这也许不是那添得的些许鸡鸭鱼肉之用,而是那匡超人的点点滴滴孝道丝丝筑成。在村子里失火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背着父亲离去,而他的哥哥却只是在那里慌忙急忙地收拾屋中的甚些小财物。在匡太公去世之后,匡超人到坟上哭奠,而那匡大却仍是如平常一般开店。
孝道应有,不应过,古时言要守孝三年,可如此未免太过于浪费一个人的青春了。时时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尽守孝道,或许才是最好的感恩、孝道。
布段白衣临正殿,摇摇欲坠陋屋平。
超人半夜白灯照,万卷诗书尽阅赢。
陋室三更劫难到,出恭照料意难停。
流连岁月三年孝,但望山头脉络铃。
(六)义气感
谁言义气难现,在此便是!凤四老爹实是最有义气之人。在那万中书被衙门误抓之后,众人仍是不去理会,仍在屋中看戏,不予理会,可见事态之炎凉。唯有凤四老爹着手处理,试图帮助万中书脱离横祸,不断地出钱出力。在去往浙江台州审官司之时,还助了一位丝客人找回所得银两,实为正义。还在堂上用特殊功力免得万中书之罪。在他帮陈正公讨回银两后,尽管身上没钱,但只是拿回属于自己的银子,义气可谓深乎。
(七)矛盾感
匡超人却为一敬孝之子,可就因为这种种不良之气的渲染,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不但帮着那潘三作假婚书稿,还帮别人进行科考作弊,还将先父的遗嘱——让匡超人注重品德修养,好好生活,不为功名利禄所惑——给一字不落地忘记,属为下流。这不仅仅是他的意志之不坚定,而且是当时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若是他继续跟着潘保正、马二先生,或是在京师领命,又或是继续在家乡中经营些小本生意,这积了几倍子的阴德便不会于这短短几年而霍霍出去。他虽没有同那潘三一般被抓入狱中,但其人生轨迹却早已与他见到潘三时走偏了。利禄虽重,然品德更重。
(八)结尾
与其说这书是一本小说,不如讲这是一部活生生的人间史。
儒林之意,吾通;志士之路,吾往。
儒林志士寓山间,各路豪杰立盛言。
万贯银钱临患难,千秋大业尽流连。
江南共聚聊诗赋,泰祠同迎作奂典。
万盛皆来均汇聚,新冠旧帽好风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