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点慢点勤点

作者: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 来源:发表于2020-11-05 21:32 被阅读0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很早就会背,也曾一遍又一遍给学生们讲解品析,但在我的认知当中,它只是一句诗而已,只是刘禹锡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感悟或者说是感慨而已。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也许就是近几个月甚至近一两天吧,突然就有了新的不同的认知:天呐!我似乎也成了“沉舟”和“病树”中的一员了,这身边一茬又一茬的小年轻们逼仄而来,他们在我身边一个个的“嗖”一下子就疾驰而去了,他们正是千帆竞发、万木逢春的最好时光啊。而我呢,身体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定时地向你发出种种信号:机器老化啦!这得维修、那得维修……反正不是腰酸背痛就是五脏六腑动辄找茬儿……尽管心态上还觉得离老还早着呢的。但,头顶时不时闪出的根根银丝在提醒你,体检报告单上一大堆触目惊心的数值在提醒着你:岁月不饶人啦!

    尤其是昨天在群里看到的一番话,更是让我倍觉脊背发凉。

    上点年岁的人都有人脉圈子,很多人已经开始厌倦和懈怠,实际上这样做事是不对的,这些人在人脉圈子上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层次,一定要打破现有的常规,一定要向顶层圈子迈进,很多时候,你不进,别人在前进,就等于自己的倒退,尤其是在人脉关系上,上点年岁的人还真的离不开上层的关系。
    也许由于你的工作比较繁忙,也许你的事业心比较强,很多上点年岁的人都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不管不问,大家一定要永远记在脑子里,如果在这个时候,不能够更多的倾注于子女教育,一旦孩子成型之后,再想教育真的已经晚了,你就等着下半辈子替他还债吧,所以在子女教育这个问题上对上点年岁的人来讲极其重要,绝不可以将就,谁将就谁后悔。

    我的天哪,总觉得这样的话,就是在指着我的鼻子对我耳提面命的嘛。再也不敢这样想了,再也不想不能那样过了,再也不能那样活了。人嘛,活的不是年龄,活的应该是心境才对。

    即使人到中年又如何?即使之前的路走得不平坦,错过了太多太多又如何?人最大的自由是选择的自由,未来准备怎么过,选择权是在自己手中的。你有怎样的选择,有怎样的付出就能收获怎样的未来。

    8小时之内的才华和能力,决定你能站多高。8小时之外的德行和修为,决定你能走多远。耀眼的才华只有配上丰盛的灵魂,才能长出穿山越岭的翅膀。那些走得远的人,都懂得给膨胀的思想减减肥。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能走多远的路,往往取决于修为抵达的深度。

    我经常念叨这一段话,也经常琢磨这段话,以其给自己不断的鼓劲儿加油。

    想想曾国藩吧:

    曾国藩资质不行不说,身体也特别糟糕,32岁的时候,就开始害眼病,36岁的时候已经完全看不清人影了,到了晚年,有一只眼睛是彻底地失明,大概48岁的时候写日记说他的身体已经像70多岁的老人家一样,走路都需要人搀扶。难以想象,他身体那么弱,怎么会有那么多精力去做事?

    曾国藩很愚笨,到什么程度呢?考个秀才,一次次考不中,连着考了七次,一直到23岁的时候,才以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秀才。身边人咋样呢?曾国藩的好朋友左宗棠,大概是14岁就考上了秀才,李鸿章,曾国藩的学生,17岁考中秀才,最厉害的是梁启超,11岁就考上了秀才。背个书,读了好多好多遍还不会背,以至于躲在他们家梁上准备偷东西的梁上君子都忍不住,跳下来,叭哒叭哒,背完之后,鄙视地瞧了瞧曾国藩,扬长而去。

    可是这么一个身体又不好、又不是很聪明、出身又不是很高的曾国藩,最后却立下了千古大业,救国家于危难之时,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堪称利国之重臣,不愧为国之藩篱(曾国藩的本名叫曾宽一。后来到了京城以后,当官改名叫国藩)。他真的是为国家撑起了一片天。

    细究曾国藩名垂青史的秘诀,无非一个“勤”字——身勤、眼勤、口勤、手勤、心勤。

    比如他一辈子笔耕不辍,特别勤奋地喜欢写东西写了多少?2000万字!别忘了曾国藩这一辈子主业是带兵打仗啊,还干那么多的事,还要做国之重臣,还写了2000多万字的著作。

    而且曾国藩是从三四十岁的时候才一改他年轻时过于急躁冒进、为人太过较真、人缘奇差的不利局面,在苦读老庄哲学之后开始韬光养晦、和光同尘,为人圆润光滑,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曾国藩无论从心性还是为人做事都有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翻天覆地的改变。

    他在给他弟弟的家信中曾提到:“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就是天下的事,如果随随便便就成功的,这非常少。有一半是你为了得到利益去做的,另外一半就是你被别人逼迫激将做到的。这句话应该就是曾国藩做事有了明显改变的一个佐证。

    而老庄哲学中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大柔非柔,至刚无刚”曾国藩理解得很透彻,也许就是他思想改变的一个深层原因。

    想想曾国藩,“勤能补拙”这4个字就理解的更透彻了。再说了,如今自己这个年龄上有老下有小,为人又笨,担子又重,躺到不干,不可能,飞升往上,不现实。

    咋办?

    应该学会这样的习惯,每天临睡之前,给自己一个反思的时间。知道自己这一天干了些什么东西,哪些事干得好,哪些事干得不好,干得不好是为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下次怎么做?

    只要你觉得,你的人生应该转弯了,你应该给自己定下一个方向,就可以向曾国藩学习。因为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他的资质可能还不如自己。但是坚持有恒,就做出了一番事业。

    所以,干脆不想自己年龄有多大,不想未来路有多曲折,也不去想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只管做好眼下自己应该做的事、想做的事,过好每一天,知行合一。学会做一个缓慢的人,学会做一个愚笨的人(这个貌似不用学,本来就是的),学会做一个勤奋的人。

    “沉舟”也好,“病树”也罢,各有各的活法,我还是且行且珍惜,就向曾国藩学习。

    做一个慢的、笨的、坚持不懈的人吧。

    在路上,一直,一直往前走,不懈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笨点慢点勤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oa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