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方面,我是刚入行的菜鸟,没有太多经验之谈,也没有满满的干货。
今天想写的是自己一点点感悟。
开始写作是在今年的一月。一个同事的孩子去补语文课。我拜托同事,将孩子的作文题目发给我,开始写初中作文。写作的热情就这样被触发了。
后来知道了简书,于是将一些文章发了上来,试着投稿。被拒多次后,热情有所消退,接着是长时间的消沉。但长时间不写,手痒难忍,又开始慢慢码字,继续投稿不中。
我相当质疑编辑的能力,写了简信,但并没有发出去。我也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并试图修改稿子。可怕的事发生了——我看不出自己写的那些文章有任何缺点。这时才真正意识到,我的能力确实有待提高。
意识到问题后,我开始寻找办法。我疯狂的看各个公号的文章,简书大神的干货。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反而越来越心浮气躁,痛苦的要命。
我也加入了几个读书群写手群,想依靠别人的指引,提升自己。可是我从来没有与大家交流过。我读的书不多,没上过大学,生活在小城市眼界太窄,都是我不愿交流的原因。
有些心理是自己独特的体验,并不能向外人说起,有些问题也不是靠着别人的指引就能解决,在迷茫中不断摸索,跌倒,然后重拾勇气,继续前进才能使自己有底气。
后来参加了写作训练营,开始每天按时写东西。刚开始的几天,我像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
写写写是每天的必修功课,过程充满痛苦,但有些好的现象开始出现,比如我能够修改自己的稿子了,比如我能推倒原来的思路重写一遍。虽然还是通不过投稿,但这一点点变化也让我欣喜。
我还惊奇地发现,我比过去更爱交流,更加坦诚地面对自身,即使拒稿官又拒了我的稿子,心里也没有那么不忿了。
每一个作者的成长,都离不开拒稿官的打击。内心强大之后,我更能平静下来,用另一种眼光看待自己的作品。这时再看简书大神的经验之谈,发现了他们满满的诚意,并由衷的敬佩起来。
我也更加明白,每个大神的光环背后,是比常人更多的付出与努力。我没有像他们那样努力,凭什么得到像他们一样的光环。
我渴望大神的光环,但不再急切。静心写作,寂寞着自己的寂寞,是一种独特的体验,也是菜鸟级写作者的同感。
除了心理上的变化,我对阅读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
写作刚刚开始时,我的阅读功利性很强,也很急迫。因为大神们提到:没有源源不断的输入,就没有持续的输出。为了输出,我想一口吃个大胖子。
每当不知道写什么时,我就写上一篇书评。讲真,自我感觉相当良好。偶然一次,看到首页上一篇书评,旁征博引,行云流水,对比下才发现自己写的干巴巴。人家的行文中,蕴藏了厚实的积淀。这不是读一两本书就能做到的,更不是一朝一夕获得的。
读书就要沉下心来,读的多了自然能沉淀出一种气质。这种气质会渗透进文章,形成独特的风格。
我喜欢风格鲜明的写作者。
剽悍一只猫,他的文章清晰明了,干货多多,同时又充满了年轻人满满的自信。
摆渡人,她的文章温婉中不失深刻,落落大方的呈现,细腻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鼹鼠的土豆,她的文字不张扬,事理极深,总能抓住一个点直达内心。好几次读她的文章,都汗湿后背。
这些文风鲜明的写作者,值得每个菜鸟学习,他们的文章也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时别忘记了思考。读而不思则迷,思而不读则茫,只有读思结合才能找到出路,才能将经验与自己实际结合起来,产生指导意义。
阅读要有一定广度。我喜欢看小说,一直只关注动人的情节,一些实用性书籍根本没看过,议论文也不在我的视野内。阅读面狭窄,直接造成了文章干瘪,说理无力。所以纯文学要读,小说要读,方法论的书籍要读,史书哲学心理学还要读。视野广阔,写出的文章才能更具深入人心的力量。
阅读与写作能够改变认识,认识能够改变行动,行动能给你底气,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累积,需要耐得住寂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