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问我,她很内向,很羡慕那些社交达人,该怎么办?
我想说说我的经历。
以前,我也是一个内向的人,不爱说话,喜欢独处。
在“热爱集体”这件事上,我向来做得不好。高中的时候,我翘掉集体活动,班主任找我谈话,指责我是一个“没有集体荣誉感”的人。被强制参加活动,别人欢声笑语,我却总觉得融不进去。
没错,我不擅社交,“不合群”,和别人交往会消耗我的精力。
大学里的辩论课上,其他同学用英语对时政、人权问题侃侃而谈,而轮到我当辩手,我总会紧张得语无伦次,完全无法享受辩论的乐趣。当别人兴致勃勃地讨论时,我却呆滞地看着囊萤楼外一波一波进学校的游客,盼着下课铃声快点响起,结束这一场煎熬无比的课程。
我口拙,不擅表达,面对一个人、一群人时,我常常会不知道有什么好说。
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好心劝我,“你这样不好啊”“你要合群啊”“你要学会说话啊”。
我也想要改变。
于是,我看了一大堆人际沟通方面的书,《沟通力》《说服你其实很简单》等等,渴望着自己能像卡耐基笔下的人物一样,通过努力训练,从一个极度害怕开口讲话的人,变成对着几千人侃侃而谈的演讲大师。
后来呢?
——抱歉,没有发生你所期盼的结果,我最终也没能成为社交明星、演讲达人。
那些书里的方法确实有用,经过有意识地学习后,我可以自如地发表言论了,如果继续努力训练,或许我也能“看起来”很擅长社交吧。
可是,我停下了。
因为,我发现,对演讲和社交,我算不上“擅长”。
勤能补拙固然可行,只是达到同样的效果,我总要比别人多付出好几倍时间。
一些朋友组织聚会,我不情愿去,但努力说服自己参加。我告诉自己,多社交,可以提高沟通能力、结交更多的朋友。
万圣节派对,我提前准备好鬼故事,精心设置好笑点,努力让在场不同国籍不同职业的人觉得我算一个有趣的人。
美食,酒精,烛光,电影,满场不知疲惫的笑声。
一场场派对下来,别人觉得玩得尽兴,我却觉得筋疲力尽。
有一天,我问自己:为什么明知自己不是外向的人,我却非要强迫自己成为社交达人呢?
花在与人交际上的时间,我明明可以一个人静静地做一些自己更喜欢、更擅长的事情啊。
后来,我不再向往着要变得长袖善舞了。我总算认识到,那不是适合我的路。
我推掉那些让我觉得疲惫的聚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我喜欢的领域上,阅读、写作,这一切令我感到愉悦。
接下来,幸运接踵而至。我擅长用文字表达自己,在网上写作的短短三个月里,我就成了简书签约作者,写了几篇微博转发十万、微信阅读百万的文章,快二十家图书公司找我出书,公众号和微博加起来有七万人关注。一切来得毫不费力。
我惊觉:同样的时间,你花在不擅长的事情上,可能只达到平庸水平;可如果你花在你擅长的事情上,你或许早就已经成为佼佼者了。
有个短板理论,说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
我觉得,这个理论让很多人受害颇深——太多的人,努力做着自己不擅长的事,空耗很多精力,换来的却只有满满的挫败感。
前不久,一个小姑娘给我留言。她说她在奥赛训练班,日常状态就是杯子里永远不缺的咖啡,写不出题忍不住哭出声。
她花二十分钟做错的题,另一个女孩子五分钟就写出来了,还有一个男孩子已经自学了高中化学。别人讨论的内容,她都听不懂。
真的好心疼这个小姑娘。如果不擅长也不热爱,就不要逼自己学奥赛了啊。把时间花在自己擅长和喜欢的领域,摄影、弹琴、甚至动漫,或许你会活得更开心,从中获得的成就感,说不定也比如今多得多。
还有一个弟弟,明明是最痛恨数学的人,却为了父母的期望,学了据说很高薪的统计专业。学得痛苦不说,更让他绝望的是,无论他再怎么努力,都赶不上那些把数学当兴趣、轻轻松松考满绩的大神们。
别人的光明大道,或许对你而言就是死胡同一条。别总想走别人的路,你真正该走的,是适合你的路。
有些人或许会困惑,怎么找到自己适合的路?
我有两个建议:其一,看看平时有什么事情,是你能更轻松地就做得比别人好的,或者什么事是让你乐此不疲的;其二,问问你的朋友,你的优势在哪里。
古人有言,“鹤善舞而不能耕,牛善耕而不能舞,物性然也”。
有的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比你更努力,而是因为他做的是自己擅长的事。
如果你总是把大把时间花费在怎么也做不好的事情上,那么你很可能是在吃不必要的苦。把这些努力放到你真正擅长的领域,你或许早就有所成就了。
你那么努力,却看不到成绩,很可能是因为你没选对领域。
比起短板理论来,我更相信:没必要把精力都投入在弥补短板上,其实只要你把擅长的事情做好,就已经很厉害了。那才是真正适合你的道路。
人,终其一生,是在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啊。
简书签约作者:入江之鲸,欢迎读者朋友们分享到朋友圈/微博等,但公众号转载请先联系我授权。
网友评论
确认兴趣也很重要
如果将定位看作A点,将兴趣的极致结果表现为B点,那么AB连线便是一个人成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