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是汉隶代表作之一,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由曹全的门生故吏王敞等人镌立,用以歌颂曹全的生平功绩,现存于陕西省碑林博物馆。
《曹全碑》全本拓本
《曹全碑》是目前存世的汉隶碑刻中存字较多的一通,对人们研习汉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笔法而言,笔形多变、圆实活脱、刚柔相济、静中寓动、轻重相和。以体势而论,横宽取势、重心平稳、布白匀净,可谓是八分书的典范。
《人美书谱·曹全碑》内页
《曹全碑》是书法学习者学习汉隶时一定会临习的碑帖,临习《曹全碑》也是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本科生必修的课程。综合历年来的课业经验和大家的反馈,发现大家都会陷入相同的误区。
常见误区
其一格调把握不准。临书的关键在于对范本有准确的审美体悟,但初学者由于笔法生疏,往往将《曹全碑》临成粗放敦厚一路,如此则与原作有霄壤之别了。
其二楷化不除。初学此碑,往往会杂入楷书的笔画与体势,诸如魏碑样式的方折过多,不明八分之体势,而一味向右上方倾侧等等。学习《曹全碑》贵在以篆入隶,于平正中见圆劲古澹之意。只有如此,临书方能具备古意。而杂入生涩蹩脚的楷法,只会使意趣寡薄。
其三 不注重锤炼笔质,不关注粗细笔画的反差度。此碑以细线为笔形主基调,其细而不弱,虽纤如髭发,但质感则“圆如椽”。另一方面,在细线组合之外,粗笔画的精彩呈现也使得整个字具有了神采。
《曹全碑》原帖
《曹全碑》临帖
以上三方面是初临者务须重视的问题。有了“问题意识”、知晓了误区,那么接下来就要在书写中“找重点”。在此通过“精临精讲”的方式,为大家系统介绍《曹全碑》的临写指要。
《曹全碑》精临精讲
众所周知,《曹全碑》的特点是内紧外松,主次分明,分布匀净。
在临写时,横画要注意主次差异与俯仰变化,否则会板刻无味。此外,《曹全碑》的韵味往往会通过笔画的曲直度与收笔的细微变化加以体现,古人所谓“秀逸”之类的审美评说,其实都可以落实到具体的笔形与笔质上,临写时笔者也尽意去表现。
《曹全碑》原帖
《曹全碑》临帖
举个例子。在隶书中,“野”字的写法为上下结构,上部两个偏旁分布疏朗,互不干犯,但必须表现出两者的“揖让”呼应之趣,“予”部下端的左竖适宜用迎应的方法去处理。
“土”部的书写也有讲究,第一横务须短促,如此才能凸显主笔横画的纵逸舒展之美。从其众多的横画排布来看,也是平和有致,所谓“致”即指这些横画之间的笔势变化。
原字
临字
再举一例。临好“若”字的关键在于主笔横画与弯挑。主笔横画前半段总体笔形偏直,但中段微微弯曲,尾部自然舒缓展开,体现了“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的特点。
原字
临字
收笔的细腻变化是临摹水准高下之分的重要依据。很多初临者在横画收笔处只知一味圆润,如此很容易产生流滑无骨之弊。建议在临写时着意增加了一处折点,以此增强收笔的骨力。
弯挑的处理也是要注意的地方。弯挑有两个难点,一是要处理好横与挑的夹角,二是要把握挑画笔质。
夹角过小会显得局促,过大则有松散的问题,并影响“口”部的表现。笔质体现了笔画的内在美,细观“若”字的弯挑,虽有曲致,但内力充沛。这就需要临写者对于笔尖的提弹顿挑的性能有很好的驾驭。
《曹全碑》看似圆秀,但如果一味于执着中锋与圆转就难得原作之意了。
像“涌”字左侧的“水”部,第二、三点的收笔便微用了折挑的方式,以避免圆滑。而“甬”部的右竖,也是由圆润的中锋逐渐转为侧锋,收笔微出锋芒,这种变化可以使《曹全碑》在秀美中展现出一种风骨。
原字
临字
再如“诸”字右下端横竖的交接处,也很有特点。常人临《曹全碑》多关注苍茫的金石气,而难以悟到其中的书写意趣。而该字横竖的交接处恰恰需要采用细腻自然的书写感去表现,这种处理可以使临写表现出一种轻松雅逸的文气。
原字
临字
在临摹时,我们不仅要关注用笔与用字,章法也是临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我们对经典作品细加解读、拟效和记忆,才能将碑帖的特质融入自主的创作中,为将来的“薄发”蓄满“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