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说不是一件磨人的事。之所以是磨人而不是痛苦,是因为有一个漫长的纠结过程。这中间左右权衡,试着站在各种角度体味感受,揣摩同意还是拒绝。而结果往往是做出不恰当的选择。
有朋友曾说,为什么那些经常接受你帮助的人在偶尔的被拒绝后会表现出对你的埋怨,认为你不近人情,不够意思。而经常拒绝偶尔提供帮助的人反而会在那次偶尔后得到满满的感谢。他觉得很不公平,因为他是前者。
随便在各处搜搜,能得到很多精彩的回答,但问题在于——“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些所有他人精辟分析过的问题,当你再一次面对时还是很难做好,那个到嘴边的“不”,依然说不出口。
朋友父母的各路亲戚每次来到她的城市,总是被要求接待陪伴,不论亲疏(事实上单纯就她本人而言,那些亲戚们都很疏)。一有这情况,必然有一番心里挣扎:去接待,自己的时间被侵占,打乱许多计划;不陪伴,驳了长辈的面子,还被扣上冷血无情的帽子。心里好苦。
也许这对有些人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要么咬咬牙去陪,时间很快过完,换角度想联络下感情也好;要么就斩钉截铁拒绝,断了亲戚们想要被接待的念想,背上恶名却享受自己的时光。最不好的情况就是陷入两边为难,挣扎其间,结果承受两种情况下都不好的那一面。
我很理解这种情况,常限于纠结说不出“不”的人本意也想干脆清朗,而难于付诸得体的行动。自己想想,可能想要的太多又缺少hold住全场的能力吧。总想面面俱到,什么都想一一照顾好,结果常常面面做不好。这样的苦恼我也有,也还在领悟这其中分寸的拿捏。然后在懂得到做好这一段的路上探索实践。
不难出口,行动却要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