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和母体的第一次分离。以后的每一个重要年龄节点也意味着分离。直到孩子成家,成为独立的社会人,真正开始了分离。
读完这一章,心里莫名很沉重。书中武老师指出:分离和爱一样重要。
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我们爱孩子的方式对吗,我们爱孩子的程度对吗?
这两天我都处在反省中。读书让我反思,让我照见自己。为何我就没能早一点遇到这本书呢?
我们不经意的一个瞬间,不在心的一件小事,都因为我们的没看见,本不该有的伤害会在孩子心里留下伤痕,甚至阴影。
我觉得自己在家中对孩子虽不是溺爱,但我的方式也绝对存在问题。有时会情绪化,莫名的发火,孰不知对孩子的影响却很大。
自从2020年暑假,我学习了教练型教师的培训讲座,我懂得了要看见。
看见,如何看见,看见谁,怎样才能看见?
做别人的眼睛,耳朵,心,去感受,去聆听。当你想有情绪的时候,请告诉自己:离开现场,去数数。
不辩解,不争论,不解决问题,只聆听,只做眼睛,心,感受对方,保有一颗好奇心。
今晚当女儿再次谈起小时候,弟弟打她时,我没有制止弟弟,没有安抚她的事,看起来她很激动。我起初也有一些激动。后来,我告诉自己不要发火,缄默一会。让她说完,然后再问:还有吗,你觉得妈妈还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曾经伤害过你的,也说出来,我好改正啊。
其实,孩子缺的就是一个抱抱,一句道歉的话。但当我们争吵的一瞬间,我感觉她的无助和委屈,竟然说了我伤害她多一点的话。
我静静地听着,刚反驳一句,突然意识到自己此时也有些情绪,赶紧压制情绪。
等她慢慢冷静了,我在问她时:我说得都说气话。
所以,我之前是不是也在有情绪的时候说过气话,曾经伤害过女儿呢?一定是有的,只不过我没有觉察到罢了。
我深深为我的行为懊悔,自责,内疚。
记住要看见,做孩子的眼睛,耳朵和心,感受着她的感受。聆听胜于"雄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