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中提到:
分离是生命永恒的主题。
01
社会常有一种共识:
某个孩子做错了事,那肯定是父母宠坏了,或者没教好。
其实,很多时候,追根溯源的根本在于:是孩子没有被看见。
宠溺孩子也好,想尽一切办法教育孩子也好,如果结果不尽人意,其实问题在于:父母根本没看到孩子的内心。
孩子因为没有被看见,所以变坏变调皮捣蛋来吸引注意。
书中提到一个例子,某位网友给武志红老师写信,大致内容是:她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有网瘾,而且最近老是说一些吓人的话,比如说要把爷爷奶奶杀死。
那位母亲很焦虑:“我情愿孩子学习不好,也不能品德出现问题。”
现在的社会,经常出现很多孩子杀害父母的新闻,当然,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但新闻过后,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武志红引导那位母亲,去发现事实的真相,结果发现:
那位孩子是留守儿童,他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他的学习很好,每天放学后两小时时间上网;
他和父母表达过:“爷爷奶奶太唠叨了,我很痛苦”;
遗憾的是,父母并没有接收到孩子表达的信息,也完全没有看见孩子的需求。
父母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担心孩子上网影响学习(即便并没有影响),忽略孩子被爷爷奶奶唠叨的痛苦;而因为没有被父母看到,所以孩子才选择用“杀死爷爷奶奶的惊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
其实,孩子所有的诉求在于:我想让你们看见我。
所以,很多时候,父母觉得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根源很简单,那就是:
放下所谓的育儿方法,静下来,真正的看见你的孩子。
02
与看见如影随行的,是父母要学会成熟的分离。
经常有妈妈表示,自家的男孩特别粘人,而且只粘自己,完全不要爸爸。
其实,这是孩子处于俄狄浦斯期,即性别认同的关键期。
一般来说,孩子在3-6岁时会进入俄狄浦斯期,倾向于和异性父母关系好,并排斥同性父母,这时候,父母在孩子面前展示恩爱,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就很重要,让孩子觉察到父母有父母的安全,自己开心做个快乐的孩子就好。
但很多父母,就是在这个阶段,没有看见孩子的需求,没有做好父母与孩子的分离,会导致孩子成人后的一系列问题。
书中举了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男同性恋的故事。
男孩,在幼年非常粘妈妈,很明显处于俄狄浦斯期。
令人难过的是,妈妈和爸爸的关系很不好,妈妈非常欣喜孩子与自己的关系好,并不断把孩子归纳为“自己人”,把爸爸排除在外,并刻意在儿子面前指责爸爸,把爸爸说的一无是处。
但,每个孩子在内心深处和父母都有很深层次的链接,只有和父母都维持和良好关系的孩子,才能学会与自身及世界健康相处的能力。
而这个男孩,因为太爱妈妈,所以在表面上认同了妈妈的感觉,讨厌爸爸,与爸爸保持距离,但潜意识里,他会不由自主去寻找对爸爸的认同。
当孩子长大,发现爸爸并不像妈妈说的那样一无是处,而且其实是个不错的男人时,孩子就开始不自觉地模仿爸爸,但这个过程,他又觉得自己背叛了妈妈。
恋母情结严重的他,想像妈妈一样看轻爸爸,但在实际上又发现爸爸其实很不错,于是,他会对妈妈产生抗拒,又想努力超过爸爸,这种复杂的关系会延伸到和女性相处的模式中,会让他产生一种以“女性身份”去认同崇拜男性的心理转变。
而这问题的所有源头都只在于:
母亲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看见孩子的需求——他在寻找性别认同。
俄狄浦斯期是性别认同的关键期。
只有在这个阶段,男孩承认自己不如父亲,然后以模仿父亲的方式实现对男性的认同,从而具备男性的性别意识,才是最自然的。
如果这个任务要放到六岁以后甚至青春期才去做,而父亲又恰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人,做儿子的就会感到无比痛苦。
女孩也会有类似问题,如果父亲偏爱女儿而忽略妻子,但妻子实际上又非常优秀,那么,这个女孩进入青春期后,也会发现妈妈实际上比她棒多了,从而也感到无比痛苦,并可能在性别认同上出现问题。
看见孩子真实的内心需求后,父母要学会主动分离,才能让孩子顺利度过俄狄浦斯期。其核心就是,重视与配偶的关系。
明白这才是家庭中最优先的关系,亲子关系则不是。
育儿专家曾说:孩子身上的问题,究其根本,其实都是父母的问题。
很多时候,父母爱孩子,总想把最好的送给孩子,总期待能找到天下最经典的育儿宝典来教育孩子,但其实,最好的教育最简单,那就是:
蹲下来,抱住孩子,看见孩子的内心需求;
不管多爱孩子,夫妻关系永远应该排在亲子关系前面,分离才是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