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少不了立规矩,因为孩子的认知有限,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也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到什么程度。这个时候,就是父母立规矩的时候,父母立的规矩可以成为孩子行事的准则。良好的规矩对于孩子养成良好行事习惯非常重要。可以有些家长反应,对于孩子一些不良的行为,总是纠正不过来,每当想要立规矩的时候,总是在孩子的“大哭大闹”中败下阵来。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今天,小7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更有效地给孩子立规矩。
一、规矩要提前告知孩子
当家长需要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跟孩子说清楚。比如当孩子在看动画片的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最多可以看10分钟哦,十分钟之后就要关掉电视,否则对眼睛不好。”而不要等到发现孩子看了太久电视,就直接过去关掉,再告诉他,看电视不能超过10分钟。这样这个规矩对孩子来说太过突兀,接受起来会非常困难。
二、设立奖惩制度激励孩子守规矩
想要让孩子更好地遵守家长制定的规矩,设立适当的奖惩制度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在孩子做一件事情之前,复述一遍奖励和惩罚的规则,对于唤醒孩子在行事当中的规矩意识非常有效。
三、过程中提醒孩子规矩的存在
在给孩子设定规矩之初,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自觉遵守约定。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会把规矩忘到九霄云外。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在身边提醒孩子规矩的存在。比如到了关电视写作业的时间,家长可以在时间到之前,先提醒一下孩子:“再看3分钟就该关掉电视了哦。”在时间到了之后,如果孩子还没有动作,家长可以提醒孩子:“现在该去写作业了哦。”
四、坚定坚持按照约定执行规矩
只要当时跟孩子约定好的规矩,到了约定的时间,家长要坚定地执行。有些家长比较心软,看到孩子玩手机特别入迷,或者孩子一哭闹,就想,要不先玩了这次吧,下次再开始立规矩。这种情况会造成孩子对规矩的轻视,对以后的教育非常不利。家长一定要坚定维持规矩的执行。让孩子知道,规矩就是规矩,规矩就要遵守,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