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胜杰在《向死而生:哲学大师的死亡笔记》中有一段谈卢梭对待死亡的文字,“为什么老年人特别应该学习死亡呢?人不会因为到了老年而失去眷恋生存是人的天性,当拥有曾经为之奋斗的事业、辛苦赚来的财产、日渐长大的孩子,幸福生活还没过够就要离开,这是何等残忍,所以老年人比年轻人更眷恋有生的日子。”卢梭在晚年的自传体著作《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想》中写道:“我们在呱呱坠地的时候就已进入一个竞技场,直到身死时才能离开。当赛程已到终点时,学习如何把车驾得更好又有什么用呢?这时该想的只应是怎么离去。”“进入老年后的卢梭,开始自我反省,反省人生,反省过往,写下了不朽的著作《忏悔录》,这可以说是他自己学习死亡的总结,也是他的哲学生死观。”想起一篇文字《中国为什么没有忏悔录?》的作者所言:“我们这个民族太虚伪了,缺少一种真正的悲悯情怀和忏悔意识。我们的作家有一种‘扬善’的美德,但也有一种‘隐恶’的劣性。不敢叩问自己的灵魂,把自己的灵魂亮出来给人看,这是我们的作家最失败的地方。”何止作家?
异史氏曰,今天的教育生态已经使得人们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毫无感觉,甚至已经到了麻木的地步。这恐怕也是导致我们职业伦理意识缺失的原因。所以在成人们的意识中学生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似乎都是学生的问题,家庭的问题,很少有意识去反省我们有没有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更为可怕的是偶尔有人弱弱地问一句,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些反思,便会迎来狂风暴雨般的回击。当我们,尤其是年老的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毫无忏悔之心时,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呢?
有句话怎么说来的?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但愿自己不会变得更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