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137823/c6b0a43996037afa.jpg)
有一次出去吃酒席,和老板家里的客人一起围着火桌聊天,大家都是这个老板家里的亲戚,有的是娘家的,有的是婆家的,大家一年总是会见那么次把两次,似乎很熟,但又好像不熟,不过没关系,大家依然可以聊得很热闹,因为不管在哪里,都会有几个会烘托气氛的人出现,当然,也确实需要这样的人。
由于大多都是女客人,大家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衣食住行方面,有一个女客人说,她的儿子今年买了三件羽绒服了,并且每件都是六百多的,说实在的,听了之后我的心里落差很大,我们年前就是小谢买了一件冲锋衣花了两百多,我和谢某人过年都没有买衣服,本来我是想买一件好点的羽绒服过年的,看都看好了,需要900多,预计最少穿三年,但最后还是没有买,上学太费钱了,学习比新衣服更重要。
回家后和谢某人通电话,我说那个女客人看起来各方面的条件也就和我差不多,两口子都是做一些零零碎碎的工作,怎么会有那么多钱买衣服?并且她说她自己身上的羽绒服也是好几百的,听她的语气,她一年至少会买一件羽绒服,相对而言,我和谢某人都有稳定的工作,谢某人工资也不是特别低,为什么我们的日子总是过得那么局促?
有一天去父亲的老房子,刚好遇到一个老邻居,我平时叫“婶婶”的儿子买了一辆新车回来,他们买的不是小汽车,而是一辆中型货车,婶婶的老公在他们的孩子十来岁的时候去世了,他们的一儿一女是婶婶一个人抚养长大的,婶婶的儿子和我年龄差不多,但从小身体不好,又是个非常老实的人,要说“大笔的横财”,他们家是绝对没有的。
建材市场的重活儿她的儿子是肯定揽不下来的,那种利润很大的长久客户更是没有,经常看到她的儿子没事的时候在我们附近的一条河里捉鱼摸虾,值钱点儿的他们都卖了,就是这样的条件,婶婶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做了一栋三间两层的房子,我们这里的一间大概是四米宽十米深,里面别人家里有的电器他们家都有,女儿出嫁后给她的儿子讨了一房老婆,结婚没两年嫌她的儿子太窝囊离婚了,没多久,婶婶又给她的儿子讨了一房老婆,生了一个女儿,现在日子过得和和美美,我的那位婶婶总是能用最少的钱做出最漂亮的事情来,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智慧吧,至少,是穷人的生存智慧。
也许,并不是能买很多羽绒服轮换着穿的家庭就一定是收入丰厚的家庭,也不是可以一掷千金去买包或是做脸的女人就有殷实的家底,只是每个人的关注点不一样而已,有的人注重吃,他们尝尽了山珍海味,有的人注重穿,他们活得很精致,有的人很会过日子,于是,把生活的一地鸡毛扎成了一把漂亮的鸡毛掸子,我呢?我也要学着精打细算,把稍稍局促的日子过成一首快乐的歌,加油,看向自己的未来。
2024.3.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