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达人榜
北燕后裔,南朝功勋

北燕后裔,南朝功勋

作者: 我怀文史哲理风 | 来源:发表于2020-06-23 17:41 被阅读0次

冯宝,字君珍,号元善,北燕皇族后裔,今广东省高州市人。

自其曾祖父冯业浮海归宋,到祖父,父亲三代均为朝廷命官。父亲冯融是梁罗州刺史,公自小耳濡目染,受儒家思想熏陶,受孔孟礼教的影响,养成善良君子品行,自小勤奋好学,青年时又被送到京城建康太学读书,交游很广,二十岁左右就考取了功名,被粱朝廷委任为高凉郡太守。

其年青得志,风流倜傥,本可以娶汉族名门闺秀为妻,但身为罗州刺史的冯融深知自己是北方南下的汉官,要在俚獠等少数民族占优势的高凉地区站稳脚跟,推行政令,不团结,依靠当地的豪强大姓是行不通的,于是融公-远瞩,打破传统偏见,说服儿子娶俚人大首领冼氏女为妻,开创汉俚联婚的先河。

冯宝和冼夫人成婚之后,因要依靠冼氏家乡落藉一一高州良德县、择地建居、称为冯家村,因此便说冯宝是高凉或高凉良德人,其子冯仆,孙冯盎等均一致记为高州良德人,到冯盎的曾孙高力士,虽然已迁到潘州居住,许多史籍仍记载他为"高州良德人。"

冯冼联婚后,冯宝作为一郡的行政长官,除了继续治理好高凉郡外,还抽空给俚人为办理词讼,教民耕织,传播汉人先进的生产技术,用铁器农具代替落后的刀耕火种,帮助人民兴修水利,用牛耕田,还在高凉郡内开办士林学馆,吸收俚人子弟入学读书,宝公还亲自开坛讲学,向俚人传授汉人的先进文化,如今民间还流传有"冯公指令读书诗"的词句。

梁简文帝,高州刺史李迁仕反。假邀冯宝前往州府议事,冯宝欲前往,被冼夫人劝阻,并揭穿其阴谋,若前往,必被扣留作人质,然后逼你出兵,参与叛乱。冯宝听从夫人劝告,静观其变。后来李迁仕果反。冼夫人又假言"输赕",运用奇计智取高州,后来终于擒获了李迁仕,押往南康斩首、平叛后,冯宝被梁简文帝封为保护侯,冼夫人封为保护侯夫人。后又听从冼夫人的意见,大力支持陈霸先,平定叛乱,建立了陈朝。

冯宝为了搞好民族团结。放下汉官的尊严,毅然与俚人首领联婚,婚后又积极帮助各族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实事,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戴,他不愧是民族融洽的典范。

公于陈永定二年,逝世,终年五十一岁。卒葬高州良德东十五里之凤凰山磨盘岭,坐巽向乾兼巳亥分金。

在隋开皇十年,因冼夫人及孙冯盎助隋平定岭南功,拜冯盎为高州刺史,追赠冯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相关文章

  • 北燕后裔,南朝功勋

    冯宝,字君珍,号元善,北燕皇族后裔,今广东省高州市人。 自其曾祖父冯业浮海归宋,到祖父,父亲三代均为朝廷命官。父亲...

  • 七律 赞吾祖汝周公

    祖神豪杰汝周公,宋国英才后裔崇。 北寇犯疆边塞战,南朝苟活故园空。 归家绝路居慈利,乐道含情育稚童。 卓氏千秋宗族...

  • 2021-06-21

    塞下曲之四 唐·王昌龄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

  • 风巫王印(2)

    ——所以,那句名言还漏了一句,或者你有个好爸爸! 冯太后如果不是北燕皇帝的后裔,或许这辈子也不会和文成帝发生交集,...

  • 岭南冯氏,咸丰年间记载广西博白支系族谱(看有没有与你同支)

    博白冯氏祖根 广西博白冯氏后裔的祖先,从十六国时期说起,北燕冯氏王朝,其中一分支往南迁(岭南冯氏),分支到博白支系...

  • 北燕

    围在她们身边的蒙面人已悄悄退至为首之人的身后。等了半晌,见无人说话,燕绥微微蹙起了黛眉,将手中的短刃紧了一紧。就在...

  • 北燕

    冯跋建立北燕 西晋永嘉之乱时期,冯跋的祖父冯和忍受不了战争带来的混乱和危险,就到相对偏僻的上党(今山西长子境内)避...

  •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塞下曲·其四》

    塞下曲·其四(唐)王昌龄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更遣黄龙戍,唯当哭...

  • 中国历史上最有实力的岭南人:为何不割据称王?

    家世背景 冯盎,字明远,高州良德(今广东高州)人,原本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冯弘的后裔。冯弘因不能忍受投降北魏,便逃...

  • 北燕南回

    缓缓行驶的马车终于停了下来。紧闭的车门打开了,原本幽暗的车厢被刺眼的光线照亮了。马车外,一队队身穿重甲,手持利刃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燕后裔,南朝功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wh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