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家庭教育宣传周,全国首份《中国儿童健康成长白皮书》对外发布,围绕中国儿童的家庭画像、学习生活现状与特征、家长的健康关注痛点等问题进行深度解析。调查发现,儿童健康成长的三大阻碍分别是:视力、脊柱、心理健康,也自然成了广大家长们心里的痛。
我给出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字:玩!先别急着骂,咱看下理论基础。
游戏是儿童期最主要的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儿童从中会学到从别人的教育中所不能学到的知识。(《游戏治疗》第二章)
通过游戏,人类可以增强韧性,行为的灵活性和身体的强壮(《0-12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理论与技巧》第七章)
直白点说,如果孩子玩儿得够多够好,尤其是从小开始并始终持续,那么,近距离用眼少,视力问题不大;肌肉发育好,促进脊柱健康;经常心情愉快,抑郁,焦虑等情绪困扰就会大幅下降。
具体来说,家长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和实践。
第一,玩不玩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大人无法控制。
如果我们认为游戏是人的本能,那么,不能公开玩儿就会偷偷玩儿---看看上课不能认真听讲的小学生;现在不能玩儿以后就会玩儿---看看校园里因为沉迷网络考试不及格被退学的大学生;不能主动玩儿就会被动玩儿---看看一直追求上进的学霸如何忽然就抑郁了无法正常生活。
第二,玩什么
多样化。
总有家长抱怨,孩子天天就捧着个手机,让去哪儿都不去。可以往前想想,小时候你有没有帮助他培养更多玩儿的能力,更多取悦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往自己身上想想,言传甚至于身教,除了看小视频,你还有哪些玩儿的方法能供孩子参考?
当他还依赖你时,帮孩子建立更多与世界的触点,让更质朴的娱乐活动安抚身心,而不是本末倒置,一头扎进资本的陷阱时再哀叹不已(网络游戏的成瘾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商业设计)。
第三,怎么玩
自愿自主,注重过程。
孩子小时候都很会儿玩儿,一根粉笔画一个小时,一盆水折腾大半天。但是,当大人将更多目标,任务,竞争等因素注入其中,他们就慢慢丧失了自发的动力。因此,自己愿意且能作主,这是游戏能持续下去并促进自我成长的重要前提。
我猜,看到这儿,你依然还是有困惑:
“孩子玩儿着停不下来怎么办?”
“影响学业谁负责?”
“除了放任孩子玩儿,就没别的解决办法吗?”
……
关于孩子们的游戏和学习,自我调节,情绪控制,咱们一起聊聊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