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主动学习,家长们可算是费尽心思,可是很多的方法为何用不久就失效了?究其原因,还是孩子没明白为什么读书的问题,只要明白了,把读书当做自己的责任,他就会为自己负责。
1
这是我自己的真实故事: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而我和哥哥却都考上了大学,成了村里的佼佼者。
因为当时我爸爸是这样教育我的。他说:“孩子,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责任。爸爸的责任就是好好种田,好好的养育你们。而你们的责任就是好好读书。”
那时候,我就知道了责任的重要。
爸爸还说:“虽然种田和养育你们很累,但是爸爸都要坚持下去,因为这是爸爸的责任。而你们读书也会很辛苦,可你们也要坚持。如果哪一天你们读书放弃了,没有找到出路。我不会可怜你们,相反,我还会让你们把这几年养育你们的所有费用双倍还给我。所以不管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都必须要坚持下去。因为,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责任负责。”
就这样,在责任的教导下,我担起了自己的责任。
每个孩子,只有学会了承担责任,才会愿意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才不需要家长的督促,不需要家长时刻监督,他都会主动学习。
2
所有的奖励都会失去学习的吸引力,唯有责任例外。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也和很多的家长一样,走了许多许多的弯路。我也曾经用金钱奖励过孩子,也曾用一些具有吸引力的事情激励孩子去学习。
然而时间久了,孩子对这些慢慢失去了兴趣。特别对于在做家务的事情上,以前因为用金钱来鼓励孩子做家务,多劳多得。一开始孩子还特别有兴趣,可是时间久了,孩子就产生了一种懒惰的心理。每每叫她做家务,她会说:“我很累,我不想做家务,钱我也不要了。”
面对孩子这样的表现,我们又不得不再重新找更具有吸引力的方式,吸引他去做他该做的事情。
其实只要我们一开始就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使命,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着她自己该担负的责任。让责任的种子在孩子的心里面慢慢成长,当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孩子也就会自己担负起这份责任。
3
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完成的事情。当孩子认识到这一点,也许对于她的教育,父母也省心很多。
所以,在此,我想告诉大家,奖励激励,那只是一时的。不能总用奖励的办法引导孩子好好读书,我们必须让孩子认识到,好好读书是他的责任。
就像班里的孩子,一开始为了让他们养成好习惯,表现好的都会发奖状。而且班里也总是抽时间举行各种比赛。比如作文竞赛,讲故事比赛,写字比赛,听写词语比赛……
一学期下来,还是举行了很多的比赛。有的孩子也确实拿到了很多的奖状,而现在期末了。复习时候对于孩子们的听写,复习试卷等也多。从孩子们的表现可以看出,有大部分孩子都是为了奖励而认真学习。
现在总有人问:“老师,昨天做那份复习试卷,奖状要什么时候发?”
我回答:“不发了。”
孩子就不高兴:“老师,为什么以前听写一百分都发奖状,而这几天听写一百分都不发奖状了呢?”
……
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奖励在孩子心里播下了一颗什么样的种子。
难道学习是为了那张奖状吗?难道考试不发奖状,你就不能好好考试了吗?
由此可见,老师和家长的激励要适当,如果太多了反而不好。
有的孩子不仅骄傲而且任性,听说老师不发奖状。孩子竟然嘀咕:“那我考不得90分也不咋个。”
这是一种纯粹的不负责任的表现。对于这样不负责任的孩子,我们还得从心理上疏导孩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
就像我们每天辛苦工作是我们的责任,孩子每天认真学习也是他们的责任。
各位家长朋友们,对于文章所说的观点你们是否赞同。欢迎你在下方留言,或者转发文章。也可以邀请身边的家长朋友们关注微信公众号“浅浅无盐”。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携手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