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实场景:作业一直拖延到每次打卡的截止日期,每次下定决心好好看书听讲,拿起手机,禁不住诱惑,手机平均每半小时解锁一次,每天在手机上逗留的时间在5小时以上,主要是微信。每次都后悔,每次照旧。
2、我遇到了什么问题?
如何克服作业拖延症?
3、我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
WHY我为什么要克服拖延症?这真的是我要的吗?——学习停滞不前,越临近交作业截止日期,我的焦虑情绪越严重,拖延还引起连锁问题,比如做其它事情心神不宁,无法全情投入;这种状况不是我想要的,我要采取行动,解决这一问题。
WHO这是谁的问题?——完全是我自己的问题,每天业余的时间是可以保障的,关键是我自己没有把时间利用好。
WHICH哪里出了问题,这个问题需要解决吗,可以绕过吗?——问题出在学习效率低下,交作业这件事,是检验自己是否对知识消化吸收的重要指标,不完成作业,也违背了当初开营时的承诺。
WHAT这是什么问题?关键影响因素是什么?——作业不会做,是没认真听讲看书?还是难度大自己不会?如果不会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或者再多看几遍书。关键是怕作业写不好,让大家笑话,其实还是自己知识面不够,提问和解答没到点子上。
HOW我能不能更好地解决它?——当你认为写作业这件事,是很好地交流学习机会,就会以轻松的心态面对,作业再烂先完成后完美,启动再说。
4、重新定义你的问题
我要解决的问题是:自己的知识盲区在哪里,如何有效地弥补?
5、思维方式
心理学、时间管理的思维模式
6、思维模型:
一是绿灯思维:
以接纳包容的心态学习并寻求老师和同学反馈,以练促学,拓展知识深度和广度;
二是优先完成重要不紧急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把事情按照紧急和不紧急,重要和不重要划分为四个象限。对我而言,学习这件事,符合内驱力原则,下次设定完成期限,提前一两天完成,先完成后完美,当下就是启动的最佳时间。
三是二八法则
20%的事情做好,能取得80%的成效。学习思维模型这件事,放在每天干扰最少,思考力最旺盛的时间段进行,辅助措施包括:利用蕃茄工作钟,坐在书桌前,而不是靠在沙发上,学习时远离手机;同时,日常多吃些高蛋白和水果等食品,多饮水,平时长期伏案工作,每天1万步,好身体和好精力是前提。
通过问思模,发现我拖延作业的真正原因是好面子和知识面不够。
从表面到本质,找到答案,这是一个思考力长期养成的过程,快不了,但却是具有复利效应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