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好笑,我是从生了宝宝后才开始关注日系整理术的。过来人都知道,当1+1=3的生活开始后,你们的世界不单单是多出一个人那么简单,还包括婴儿床、各种小尺寸卡哇伊的衣服、奶瓶勺子尿不湿……
产后抑郁除了因为体内激素紊乱,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一大堆东西冒出来、无处安放,过眼处乱糟糟一片,心也随即凌乱了。
先盘点一下迄今为止看过的日系整理术方面的书:
《你值得每天怦然心动的生活》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术1》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术2》
《不持有的生活》
《佐藤可士和的超级整理术》
《扫除力》
《断舍离(心灵减负篇)》
《我决定简单地生活》
当我在图书馆看到《极简术——奔向自由的50个断舍离》时毫不犹豫的带回了家,这是第9本整理术方面的书了,已经不需要学习扔东西的技巧了,要学习的是内功心法。
以此让自己恢复对生活的审视与整理热忱!
那么看完后有什么收获呢?
1、纯粹被这个第一次听说的作者四角大辅个人魅力给迷住了。
你知道吗?他有一个梦想:可以在新西兰的原始森林里的湖畔有一栋小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为了这个梦想,他一直过着很节制的极简生活。存钱、学英语、逢人便说自己的理想,最后居然真的获得新西兰的“绿卡”,过上了理想的生活。
这是吸引力法则的现实版,真的很高兴知道这个故事,并且给我一种感觉:我的理想也会实现的!
2、静坐冥想。
很多极简主义者都有冥想、坐禅或者练瑜伽的习惯,据说这是很自然的结果。作者在某大山深处遇到一个尼泊尔人(充满禅机的相遇让人着迷),传授给作者一个好方法:
首先是盘坐(打坐)。
然后双手掌心向上张开,再放到膝盖上,拇指和食指的指尖呈环状相触。
闭目,开始慢慢深呼吸,尽可能地深呼吸,吸——气——。
此时,耳朵只需集中精力去倾听自己呼吸的声音,感觉就像在十分郑重地寻觅呼吸的踪迹。清香的空气触及鼻孔,通过气管慢慢充沛肺叶。呼气的时候则要比吸气更加集中精力。
之后,在你的头脑中开始一种臆想,你的意识从发梢到头皮、从头皮到头盖骨,然后来到头顶下去眉毛、睫毛、眼睛、鼻子、嘴唇、下颚、喉咙深处……按这一顺序,意识从一个又一个身体部位、从上到下地游走移动。
到了脚尖之后,接下来用你的“意识镜头”慢慢地从里往外拉伸:从自己穿的衣服、自己所处的房间、房间所在的建筑物、建筑物的外侧、临近场所的街道、乡镇市区、省市区县、整个国家,最后直至整个地球。
开始冥想做10分钟即可,目标是30分钟。
3、梦想视觉化。
在生活中营造一个可以时时牢记梦想的氛围:
在起居室里,挂上一幅仿佛“梦想”的画;
在床边放上一册可直通“梦想”的地图;
把iPhone手机或MacBook电脑背景换成能够代表你“梦想”的画面;
在书架最显眼的地方,摆放距离“梦想”最近的图书;
在公司的办公桌上,放上一张通往“梦想”的明信片;
把能够代表“梦想”的歌曲编辑录入到你的播放列表。
倘若十年之久不会忘怀,且依旧保持相同状态的话,你的“梦想”就会不期而至。
梦想一定会成真。
书中介绍了工作生活中的五个方面的50条断舍离方法,虽然有几条有拼凑的嫌疑,大部分还是蛮受用的。不是生搬硬套,是一种对自我定位的重新认知、整理。
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宇宙间有一种能量守恒,不要怕扔东西,因为真正重要的东西永远不会被扔掉,而扔不了的东西中往往有我们被阻滞的点,需要花时间去好好处理。
问自己:为什么而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