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753565/5eead22a076137d8.jpg)
zīfùshìjūn yuēyányǔjìng
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
【译文】奉养父亲,侍奉君主,要严肃而恭敬。
【注释】资:供给,此当奉养解。事:侍奉。严:严肃,这里指父亲所持的态度。敬:指臣子对君主的态度。
人性之中要有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人心之中要明五伦之道。五常是天道,五伦是人道;在天言五德,在人间就表现为五种伦常关系。例如,父子之间讲仁,仁德是父子之道。夫妻之间讲智,智慧是夫妻之道。朋友之间讲信,诚信是友道。君臣之间讲义,义者宜也。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是智慧;能将事情做得恰到好处、适度适宜就是义,就是君臣之道。
五伦之首是父子之道,原则是父慈子孝。父道叫慈道,严就是慈,爱即是害。传统家教中父母教子严格得很,父亲偏重于一个严字,母亲偏重于一个慈字,所以古人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慈”。
“资父事君”的意思是资养父母、侍奉君王,原则要求是两个字“严”与“敬”。严是一丝不苟,敬是诚谨恭敬,恭在外表,敬在内心。汉语里自古孝顺二字合用,孝指内心的诚敬,顺指言行上不拗父母之意。这也是《弟子规》中要求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xiào dāng jié lì zhōng zé jìn mìng
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
【译文】对父母孝,要尽心竭力;对国君忠,要不惜献出生命。
【注释】孝是个上老下子的会意字,老子合为一体,老就是子,子就是老。从自己这一代算起,向上追无穷,向下推也无穷,这个直贯天地、无穷无尽的血缘通道就叫孝。祖先积累的福德,就是依靠这条“孝”的管道遗传给子孙后代。不讲孝、不尽孝的人,是自断祖先遗德的通道。这个损失不仅仅是一代人的事情,子孙万代都会因为你的不孝而被断了这条血脉传承的根,这个罪责就背得太大了。
将孝道的仁爱之心向外面一层一层地展开,就是兄弟之道、夫妻之道、朋友之道和君臣之道。懂了孝其他四道就自然全都懂了,不明白孝道其他四道也不可能明白。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说,“忠臣必出于孝子”的道理。
孝子出来做事一定是忠臣,不孝父母的人会懂得爱国家、爱君主、爱百姓,那是不可能的。
诸葛亮忠心事主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没有辅佐刘备之前,诸葛亮隐居在隆中。刘备听说他学识渊博,足智多谋,就前去拜访。但连续两次登门,诸葛亮都出去拜访朋友了。刘备没有放弃,一天正下着大雪,他冒着严寒第三次登门拜访。这这一次,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打动了,于是随刘备出山,兢兢业业辅佐刘备,帮他建立了蜀汉政权。多年以后,刘备得了重病。临终前对诸葛亮说,我死后,国君的位子本该由我的儿子刘禅来继承,但如果他太没用,就废了他,由你来担任国军吧。刘备死后,刘禅继承了皇位,诸葛亮日理万机,事无大小,他都亲自过问。为了开疆拓土,他率兵南征北伐,最后病死在征途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千百年来,诸葛亮得到了人们极大的尊敬,成为后世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在中华史册上熠熠生辉。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53565/d0f631d557520539.jpg)
(根据资料整理辑录,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