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指由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导致广泛的肝实质损害,干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正常结构紊乱,质地变硬。可并发脾肿大、腹水、水肿、黄疸、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肝性昏迷等。
肝硬化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如长期饮酒、血吸虫病、胆道梗阻、药物或化学毒害、营养不良、免疫性疾病等。在我国最主要是乙型肝炎。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黄疸日久,感染蛊毒,饮食不节,嗜酒过度等导致肝脾肾受病,气滞血瘀水蓄而成。
辩证:肝硬化早期多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症见胸腹闷胀胁痛,纳差,恶心,便溏,乏力。或见肝脾肿大,蜘蛛痣,肝掌,舌边有紫斑。中后期见水湿内阻,症见腹膨如鼓,按之坚满,脘闷纳呆,恶心。或伴面色萎黄,畏寒肢冷,神倦便溏等脾肾阳虚表现;或有面色黧黑,口感心烦潮热等肝肾阴虚征象。
治则: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利湿行水。
主穴: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
配穴:胁痛加阳陵泉;肝脾肿大加石门;黄疸加阳纲;脾虚配脾俞;肾阳虚配肾俞;肝阴虚配肝俞。
灸法:着肤灸,每次2-3穴,每穴3-5壮,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三个疗程。
肝硬化病人要合理饮食,有足够的糖类供应,每天膳食中有60克高效蛋白可满足需要,可交替食用鱼、瘦肉、蛋类、乳类、豆制品。严格低脂肪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K和微量元素,如锌、硒;对腹水或水肿病人,一定要控制钠盐和水摄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