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今天早晨看见占海老师在群里发的一段话,写的特别好。"从某种角度来说,教育,从来不是孩子的功课,而是父母的修行。爱是一种本能,但高质量的爱,需要永不停息的自我成长。若有一天,您懂得了四两拨千斤,懂得了润物细无声,懂得了因势利导,懂得了共情与尊重,您会发现,最好的教育,其实是放弃教育。爱自己,爱家庭,爱社会,阳光心态做智慧父母,幸福生活从学习开始。"
其实这段话,已经浓缩了教育的全部精华理念,而且,也很浅显易懂。但是,即使有100个人都看了这句话,看懂了这句话,这100个人中依然有大部分做不好父母,给不了孩子高质量陪伴。
懂道理和付诸行动,相隔十万八千里。
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相隔十万八千里。
这两天的新闻,最热门的就是12岁男孩吴兵冷血杀死自己母亲的那一条。活生生的人间惨剧。但是,看看吴兵的成长环境,就很容易找到他冷漠和反人性的根源。
吴兵是一名留守儿童,他的父母在他6个月时便外出打工,他从小和爷爷奶奶长大。但是除了养活,没有其他更多的情感抚育。父母在外打工,大一些的吴兵开始痴迷游戏。接到母亲身边后,母亲对他的教化,激发了他的逆反和怨恨,直至冷血的杀死母亲。
吴兵事件是一个家庭教育的典型悲剧。他犯罪的最根本原因是爱的缺失。在孩子的心中,祖父母的抚养和亲生父母的抚养是有很大区别的。祖父母对孙辈的抚养,属于生物学意义,而亲生父母的爱,则是最正常的一种,有更多肢体语言的亲密接触和语言行为上的沟通。在吴兵心里,他根本不会把祖辈的爱转化成一种情感。他对周围的人,包括祖父母,都是非常冷漠的,在他心里,他和祖父的关系,只是抚养、零花钱、吃喝拉撒的关系,根本谈不上情感方面的抚养。而吴兵对自己的父母则更为冷酷,他缺少父母的陪伴,并对父母十分怨恨,怨恨他们为了挣钱而抛弃自己。
所以,当吴兵母亲回来,再用不恰当的方式教化吴兵时,他对这种约束无法忍受。他的情绪不断积累、升级、扭曲,逐渐转化为泄愤、报复,并最终将母亲杀害。他的行为,正是对过去无感情生活的一种回报,他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心中的仇恨。
然而,吴兵的事件还远未结束。因为他不满14周岁,对他的杀人行为很难做出合适的判决。他目前被释放回家,但是因为他的杀母行为,势必会在他和他父亲之间产生很大的阴影,沟通也会产生巨大的问题。他的周围环境——学校、同学,周围的邻居也都很难再接纳他。
于是,吴兵被释放之后,是暂时住在镇上的宾馆里的,并没有回家。他的家属,也对吴兵将来的安置充满困惑。吴兵的父亲精神状态不好,目前,他的叔叔已经以他父亲的名义向政府递交了一份家庭困难说明材料,希望由政府接管吴兵,但暂时还没有得到回复。
吴兵的将来,是一片阴云。何去何从,不管对社会还是对他自己的家庭,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而他自己,也将终身背负着弑母的罪名,渡过一生。
这样的人间惨剧,究竟是谁的过错?
前两天去外面吃饭,因为是周末,所以走廊里坐满了等位的人。90%以上,都是父母带着孩子去吃饭的。可以理解,父母愿意在休息时带着孩子出来放松放松,玩耍,吃饭,渡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我坐在边上,看着满满一走廊等位的家长和孩子。发现一个现象:绝大多数家庭,要么是孩子拿着手机在玩游戏,看动画片,要么是父母拿着手机,孩子则小脸通红在一边来回奔跑发泄着多余的精力。我几乎没有看见父母和孩子聊天的场景。
吴兵也是一个沉溺于游戏的孩子,他弑母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怨恨母亲对他玩游戏的管束。而在当今中国,这样的孩子,还少吗?
曾经去一个朋友家做客,他1岁的女儿连话都不会说,但是已经可以专心致志的玩小游戏了。她用小手灵活的滑动着手机屏幕,让我在一边叹为观止。因为那个时候,我都不怎么会玩手机。后来,我把她的游戏退了出来,看她的反应,她想都没想,马上又点击了app重新进入游戏。再然后,我不但把游戏退出,还把手机屏关掉,当时我想,这回没办法了吧?毕竟连我都不知道怎么重新进去。令我瞠目结舌的一幕发生了,这个1岁的小孩通过眼花缭乱的几步操作,又成功的进入了游戏。
孩子学习和模仿的能力实在是超出成人的想象。
我扭头看她的父母,年轻的父母正在一边专心和客人们聊天,只有我,这个陌生的老阿姨陪在她身边。她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专心致志的用小手快速点击着手机屏幕。
我这忧心忡忡的病又发作了,不能想象父母这样陪伴,孩子的将来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然而,这是生活里非常常见的一幕。
可能很多家长会觉得,已经陪孩子玩了一上午了,现在中午要吃饭了,还不能休息一会吗?玩会儿手机,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当然,这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依然要回到"高质量陪伴"的话题上。陪伴,是有层级的。
就像李少成老师说的那样:有效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无效陪伴,是最奢侈的浪费;有害陪伴,是最残酷的伤害。
如果周一到周五为了早晨上学起床、吃饭挑食、写作业墨迹这些事打了一个星期的架,一地鸡毛,鸡飞狗跳。到了周六周日身心俱疲的为了完成"陪伴孩子"的任务,带着孩子出去逛逛商场、看场电影、吃顿大餐,就自我感觉算是完成任务了。
这样的陪伴,算哪个层次的陪伴呢?
陪伴,从来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质量。
在我观察那些家长和孩子的时候,有一个精力旺盛的红衣胖男孩进入了我的视线,他带着旺盛的精力,一直在大厅里追逐打闹,但是,是一个人的独角戏。他的父母都坐在原地,面无表情,而他,像一个卖力的演员,一直在奔跑。比起他的父母,我这个好奇的老阿姨,似乎更能给他的表演一点关注。
我对他有些怜悯,我想如果有人愿意跟他随便聊聊天,听听他说话,他的眼神里,就应该没有那些落寞了吧。
很多时候,孩子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无意识的吸引家长的注意力。Ta是多么渴望被看见,被关注啊。被看见和关注,几乎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我从小就很喜欢小孩,也很喜欢观察小孩。我很容易发现一个现象:当我走在马路上,坐在公交车里,几乎所有的幼童都会因为我对他们的格外关注,而马上产生反应。有的虽然害羞,但仍然会悄悄从妈妈怀里偷偷露出一只眼睛偷看我;有的是高兴,偷偷抿嘴微笑,尤其是我对他们报以微笑的时候。这是我见到的绝大多数反应,偶尔,也有个别警惕性很高,一副警惕的小表情的。但是,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小孩面无表情——对来自他人的关注面无表情。
对一个陌生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自己最在意和紧张的父母了?父母脸色的阴晴、细微的表情、冷淡或嫌弃的眼神、下垂或上扬的嘴角…..你的一颦一笑,都深刻的影响着孩子的心。
昨天有一个家长跟我聊了半天,她对我说的表示认同,然后她说,我知道了,我现在就应该无条件的接纳孩子,什么都不去管他,对不对?我说,当你说出"应该"这两个字的时候,就已经错了。什么是"应该"呢?应该就是你的道理修通了,思维明白了,意识层面理解了。但是,你抱着"应该"的态度,又能做到多少呢?你能保证在自己对孩子的每一次自动化反应时,这个"应该"的紧箍咒都能马上跳出来指导你吗?
别人,强制不了,自己,也一样。只有将"应该"变成"内化的信念",和你自己融为一体,你才真的有可能做到。
那位家长点头称是。但是,在最后她依然问了我一个问题,她说,那我能不能把一些如何调理情绪的小文章发给孩子看看?
这个问题意味着:她之前说的"全面接纳孩子,什么都不去管孩子",实际上还是做不到。
这就是我最开始说的——懂和做,还相隔十万八千里。
将调理情绪的小文章推送给孩子,暗示着告诉孩子:你的情绪出了问题,你最好调理一下,以及——你的这种状态,妈妈很担心。
背负着"自己无法化解的情绪困扰"和"不想让妈妈为我担心"两座大山的孩子,该如何挣脱这张有力的大网呢?窒息、无力,甚至绝望的滋生,难道,不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吗?
家长若不首先克服自己的焦虑和恐惧,是根本做不到那些"应该"的。四两拨千斤的引导,无条件的接纳、爱和尊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这些美好的词汇,只能停留在表面,停留在道理,停留在你的美好愿景里。
所以,最好的教育,是放弃教育。最优质的父母,是从自己学习和进化开始的。
你做好了自己,才能影响周围。你懂得了爱自己,才会爱孩子。一切的一切,都先从"自己"开始。你自己,才是宇宙的核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