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023】【吃瓜群众】
在周末,听一位姐姐演讲,她说在一段非常窘迫难过的日子之后,她反问自己:“我受过高等教育、我聪明、我勤奋、我品行端正,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我要过这样的日子?”
末了,她说“我告诉自己不要生活如草芥,我不是来人间凑数的,我要努力去过想要的生活。”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意思无论在哪个时代表达出来都有让人热血沸腾的力量。
昨天听这位香港大学教授朱世平作关于《当基础教育遇见高等教育》的主旨演讲时说培养好“吃瓜群众”也是教育的正道,也觉得很治愈。
这世界上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成为领袖,培养“好的吃瓜群众”,吃瓜吃得开开心心、吃得乐呵呵,不随便往地上吐瓜皮,更不往别人脸上吐瓜皮,那我们的教育也是成功的。
我想这个观点会被很多人认可,毕竟,有观众才有舞台。
但问题是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只想做一个吃瓜群众而已。
谁是台上的主角,谁是台下的观众?
这个世界不确定,才是最大的确定性。
在横店的门口,有很多人一天又一天的蹲守,守着等待被选做群演的机会,如果有幸被选上了,尽管是为别的主角跑龙套,那也是有参与感的人生,如果跑龙套时有幸被发掘,或许还能成为主角。
拥有希望或者渴望,是愿意蹲守的勇气。
我们大多数人的生命常态大概就是这样:坐在角落里,看见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他人,于是开始在想要努力,不止成一个观众而已,无论有没有舞台,也去做一个更加发光的自己。
世界无限可能性,不断往前迈进,尽管不知道千山万水的跋涉后,是否能够看到想要的风景,但在垂垂老矣的时候,还是会感谢那个从未放弃,不断向前走的自己。
朱世平教授还说,一个孩子从大学开始认真努力,我们还是有信心能把他培养得很好,前提是他必须有一颗对世界的好奇心和不断向前的动力。
所以,什么是成功的教育,我想大概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有挫折、也可以有批评、也可以有竞争,但是要尽可能去保护孩子们“我本自具足,只要努力我也可以的”决心和勇气。
罗翔说: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做我们认为对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想起前几天的那段话:我是张三是李四,没有开挂的人生,是芸芸众生中最平凡的那一个,可依然觉得自己还我有一些渺小的心愿,也在偷偷为它们努力着。我经常被生活锤得心灰意冷,可我从来都没放弃过。
所以,好的教育应该是能让孩子从内心深处升腾起的向上的力量与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