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个题目,源于一个叫晗宇的小男孩的这篇日记!
2017年5月13日 星期六 晴
杨絮
门口的大杨树上结了一串串像葡萄一样的小果子,太阳一晒小果子就炸开了,里面是杨絮。风一吹,杨絮就漫天飞舞,落在地上白花花的,就像下雪了一样。
可是我一点也不喜欢,因为杨絮飞起的时候容易迷眼睛;妈妈怕我把杨絮吸到鼻子里,还让我戴上口罩;杨絮飞落到身上还很刺挠,很不舒服。
希望这初夏的飞雪早点结束吧!
中午走在回家的路上,在浓烈的阳光里,放眼望去这白的絮,随风飘荡,不就像那冬日的飞雪吗?
由此想到了前几天听的那节课,是由著名作家梁晓声为小学六年级上的《怎样构思一篇好文章》,课堂本身并没有带来教学技巧的启发,甚至会有大作家给孩子上课也难逃沉闷和枯燥之感,但他课后的一个观点带给我无限的深思,大意是:眼中要有更多的“他者”,关注的“他者”越多,可写的范围越广!
我的理解是:有了“他者”的视角,就会有无限的广阔空间。有了广而阔的空间,便会有更多“看见”的可能,那么可供写作的素材便簇拥而来,习作也不再是“无米之炊”,更不再是挖空心思胡编乱造下的“假大空”!
于是发现:作为“他者”的杨絮,晗宇看到了,另一个叫闻铭的小男孩也看到了,前者的看见是葡萄样儿的小果,太阳一晒,“啪”的一声,小果裂开,白絮乘风,于是便有了这夏日飞雪的奇景!有声有形有画面。而后者对于这杨絮漫天的“看见”,则是“毛毛乱飞,真讨厌!”的直抒胸臆。由此可见,对于同一个他者,不同的眼睛会有不同的看见!
假若循着这条思路继续朝前探寻,便会有了这样的沉思:为何会有不同的看见呢?如何让这看见有更丰富的可能呢?
为何会有不同的看见?
可能来源于缺少对事物的敏感力以及由此及彼的想象和联想力,在他脑中这个事物就是独立的它本身,它就是树上飘下的毛毛儿。眼睛有意识地看到了,笔下就真真实实地写下了,没有在心里走个来回,没有把原本对于飞雪的影像储存拾起,进行比较,以及合成!简单一些说:眼中的事物是点状的存在!
那如何让这看见有更丰富的可能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定是观察力的培养,
其次是想象力的呵护!
只是怎样去做呢?
竭尽所能去呈现每一日的新鲜,让孩子去好奇,并产生热望!
用尽全力去发现那些鲜活生动的“看见”,兴师动众去表扬,让这些“看见”成为一粒又一粒的种子,给予它们肥沃的土壤,让它们生长,并影响更多的生长!
呵呵,但愿不再只是想到……
明天来了,会有更多“看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