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水池边牛蛙呱呱叫,知了午后滋滋响的季节了。谷雨过后,春夏交替,气温渐渐升高,还未从春困中起来,又要投入夏乏的队列中了。
有时与身边同事开玩笑,“春困夏乏秋打盹,之后便是冬眠,这一年四季都没有清醒过”。
春季微风暖暖,很适合睡觉;夏季天气炎热,很适合呆在26摄氏度左右的空间里,舒适了便又觉得适合睡觉;秋季秋高气爽,在适宜的温度下又再一次产生惰性。
应景查了一下,为什么会有“夏乏”,是我真的劳累过度还是惰性成堆?
在烈日下蔓延的这股呵欠显然比在春秋天的小乏彪悍多了,即使是办公室里有空调,仍然困意十足,这种困让人感觉到烦躁和无力,想睡还睡不着,不睡还犯困。这是因为夏天日照时间长,人们对睡眠不敏感,晚睡早起,相对睡眠不足。天气一热,身体的体温升高,代谢缓慢,稍稍动脑就会有疲倦之感。加上夏天人们摄入食物较少,能量供应不上,自己想打瞌睡。
确实夏季的到来,对于吃饭这事上,首先胃口第一个举着白旗提出罢工,或更偏向冷饮或流食。
但是适当的运动,是件不错的解决方案。虽然可能能做不成“刘畊宏的女孩”,至少睡前的拉伸还是很有助于睡眠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