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宋诗》选读第四十八(苏轼十三)

《宋诗》选读第四十八(苏轼十三)

作者: 溪云山居的忘忧草 | 来源:发表于2023-02-15 06:51 被阅读0次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

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蜑雨愁黄昏。

长条半落荔支浦,卧树独秀桄榔园。

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艳排冬温。

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叩门。

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

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尊。

天光宜读册

1、哲宗绍圣元年(1094)六十岁时在惠州贬所写。哲宗绍圣四年(1097)离惠州贬儋州。

2、自注:余昔赴黄州,春风岭上见梅花,作两绝。明年正月,往岐亭道上赋诗云:“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3、在黄州谪迁生活中的往事,因面对松风亭下盛开的梅花不觉涌上心来。

4、流落中再次相见的梅花,遗貌取神。天人姿泽,非此笔不称此花。

5、苏轼《和秦太虚梅花》:“江头千树春欲闇,竹外一枝斜更好”,以清空入妙。语虽平易,然颇得梅之幽独闲静之趣。

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英宗治平二年(1065)妻子王弗病逝,神宗熙宁八年(1075)时任密州知州作。痴语、情语。)

《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哲宗绍圣三年(1096)惠州作。悼念朝云,咏梅怀人。)

相关文章

  • 宋诗选读

    宋诗选读(2018版) 一 陈师道早年贫寒,出身于仕宦家庭,到自己这一代已经没落。16岁师从曾巩,恰逢朝廷用王...

  • 苏轼-蒋勋说宋词

    四十三岁以前的苏轼和四十三岁以后的苏轼是两个苏轼。四十三岁以前的苏轼,一直受到宠爱而自己不知道。当他四十三岁被传唤...

  • 【学生习作】谢正浩:活出洒脱的姿态

    如果要说洒脱,我想一定没有人能比得过苏轼。 四十三岁之前的苏轼,用自己的才情演绎着洒脱。他年少聪颖,十八岁时即跟随...

  • 李泽厚  苏轼的意义

    李泽厚|苏轼的意义 人文历史纪录片《苏东坡》的热播,让这位北宋诗词大家再次进入人们视野。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

  • 三冬,经史足用

    三冬,经史足用的基础书目 中国哲学 1、诸子集成(选读) 2、十三经注疏(选读) 3、传习录 4、淮南子 5、白虎...

  • 李白的浪漫 苏轼的洒脱

    唐宋诗词闪烁着耀眼的光辉,照亮漫漫人生路,给人以启迪和力量。在广大唐宋诗词作者中,李白和苏轼都是具有浓重色彩的。 ...

  • 宋诗英译|| 苏轼《春宵》 Spring Night

    Spring Night Worth more than gold is a moment of spring: ...

  • 风,飞过蔷薇

    北宋诗人苏轼和黄庭坚常常以“苏黄”并称。今录苏轼、黄庭坚各一首词,即《阮郎归•初夏》和《清平乐•春归何处》,季节...

  • 感恩日志第123篇|做太阳精神

    8月20日 星期六 七月十八 妈妈当日读经汇报: ①夬卦第四十三、姤卦第四十四、萃卦第四十五; ②《中庸》...

  • 红梅三首/宋·苏轼

    方_忆编写 《红梅三首》 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的七言律诗,出自《苏轼诗集》。诗词托物言志,以红梅傲然挺立的品格,抒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诗》选读第四十八(苏轼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xj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