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倾听是一种能力---《非暴力沟通》第7、8章导读笔记

倾听是一种能力---《非暴力沟通》第7、8章导读笔记

作者: 莉言碎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7-24 18:44 被阅读0次

    第七章《全身心倾听》-----将探讨如何倾听他人,了解他们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并给予反馈。

    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的话描述了什么是倾听:

    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张新的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去倾听。

    然而,用全身心倾听他人并不容易,法国作家西蒙娜.薇依写道:倾听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不仅十分罕见,而且非常困难,那简直就是个奇迹。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做到,实际上,绝大部分人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遭遇他人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有一句佛教格言恰如其分的描述了这种能力“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

    例如:作者的女儿在照镜子时说:“我丑得像只猪”。“你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作者大声宣布。然而女儿很不高兴看了他一眼喊了声“爸呀”,摔门出去了。这样的安慰看来不合时宜。也许,她只是希望留意她的感受,也许当时最好问她“你对今天的形象感到失望吗?”如果我们只关心别人说了什么,并考虑他人的情况符合哪种理论,我们是在诊断人。我们并没有倾听他们。

    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倾听的这种品质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体现了它与理解及同情间的区别。

    一、倾听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听到他们此时此刻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大家可以反复体验第89页作者提到的例子:一位女士的先生对她说“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作者与这位女士的对话中反复强调提醒她体会先生的需要而非想法。当把注意力放在需要什么,会有大不同。

    二、倾听中给他人做反馈。

    在倾听了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如果我们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我们的反馈将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反之,如果我们理解还不到位,他们也就有机会来纠正我们,这样做还有助于人们体会自己的状况,从而深入了解自己。

    1、如何做好给他人的反馈?

    首先建议使用疑问句方式进行反馈,例如:

    他人的观察---“上周我有三个晚上不在家,你说的是这件事吗?”

    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你很灰心,希望得到肯定,对吗?”

    他人的请求:“你是不是想请我帮你预订酒店?”

    其次,给他人反馈语气十分重要。一个人在听别人谈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将会留意其中是否暗含着批评和嘲讽。如果语气肯定,仿佛是在宣布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么,通常不会有好的反应,然而,一旦别人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而非下结论,一般就不会产生反感。

    2、那什么时候需要给他人做反馈?

    一是在对自己的理解没有把握时,我们需要对方的确认;还有是如果一个人说话时有明显情绪,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

    有时,我们的意图可能会被误解,例如有人说“不要用这样的沟通技巧来套我的话!”我们仍是继续倾听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所有的批评、攻击、辱骂或嘲讽就会消失,越是这样做,越能体会一个简单事实:有时我们认为受到了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意识到这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如果一心分析自己或对方的过错,就会认为自己被贬低了。

    作家约瑟夫.坎伯写道:为了幸福,必须把“别人怎么看我”这个问题放在一边。-----一旦我们把所谓的批评和指责看作是来自他人的礼物----为处于痛苦的人提供服务的机会,我们就会感到这种幸福。

    如果人们常怀疑我们的诚意,那么我们就需要好好审视自己的动机,可以问自己,我们关心的是加深与人联系,还是以标准的非暴力方式说话又或者,虽然我们是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在乎的也许是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的需要。一旦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得到了理解和接纳,大多数会觉得很惬意。

    三、倾听的第三点,保持关注。

    在谈话开始前,人们所表达的感受往往是冰山一角,有许多相关感受通常是更为强烈的情感,并未得到表达,倾听将为他们探究和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创造条件,反之如果急于了解他们的请求或表达自己,就会妨碍这个过程。

    怎样判断对方的感受是否已充分表达呢?首先,若一个觉得别人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会变得轻松,这时我们也会感到放松。更为明显的标志是他停止谈话。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还有话要说,不妨问一句:你还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吗?为对方充分表达创造条件。

    四、倾听的第四点: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这反映了我们也需要得到关心。

    我们可以有三个选择:(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当我们能够敏锐觉察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就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来倾听他人。如果这一点做到,可以(2)选择:大声提出请求,这是为了提醒他人注意我此时此刻的痛苦和需要。但如果对方正处于情绪激动中,有可能夫法留意到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可以有第(3)种选择,换一个环境。我们需要有一个空间和时间来调整状态,平静了再回来。

    在此章中,给予他人反馈并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在P100--P103,给出了倾听他人并给予反馈的练习,邀请大家反复练习,有助于更深刻理解和如何有效进行给他人反馈。

    第八章《倾听的力量》----阐述了倾听的作用有哪些,带来的神奇是什么。

    一、倾听使身心痊愈。

    一个人如果人机会倾诉,会是怎样的感受呢?卡尔。罗杰斯这样写道:

    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心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么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二、倾听使我们勇于面对自己的弱点。

    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而运用非暴力沟通,通过倾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处,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越能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越不怕与他们坦诚沟通。

    在一次与青年社群谈话时,当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情绪“我很伤心。需要尊重”。有位青年回复到“他感到伤心,简直糟透了!”  如果作者将这看作是羞辱或是攻击,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甚至因为过于恼怒或害怕而无法倾听他们,当他用心体会青年的话和之后的笑声,认为他不高兴是因为他把这话当作指责。通过倾听作者既没气馁也没生气,继续用心体会倾听他们的感受与需要,对话持续了45分钟后,感到了气氛发生明显变化,大家开始认为作者真的能够理解他们。

    三、倾听预防潜在的暴力。

    通过三、四个案例在危急时刻,运用非暴力沟通,让情绪激动的人平静下来。那些被我们看作是恶魔的人,其实还是人,只是有时我们无法看到他们和我们相通之处,只要专注于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就越把他看作因需要未得到满足而感到绝望的人。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语。

    四、倾听使谈话生动有趣。

    当我们体会不到说话的人有怎样的感受和需要,不知道有什么期待,这样的谈话气氛会非常很沉闷及累人。即浪费我们时间,又无法帮助我们与他人加深联系。要扭转这种局面,作者的建议是尽快提醒说话人留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这样做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请求他人体会自身的状态。另一种使谈话生动有趣的方法是直接表达我们的愿望。

    五,倾听可以关注遇到别人说“不”或保持沉默状态时,所反映出的感受和需要。

    当别人说不时,我们会本能认可是在拒绝我们,甚至还会觉得受伤害,但体会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时,会发现是什么使他们无法答应我们的请求。作者举例邀请研讨班学员休息时一起去附近咖啡店喝咖啡,遇到一位女士说“不”时,提醒自己倾听她的感受和需要,是担心作者会留意她的说话方式而感到不安。并不是拒绝去喝咖啡。

    有的时候,我们说了心里话,很想知道对方的反应,却发现对方一言不语、保持沉默,也许我们会感到不安,容易把事情往坏处想,会觉得别扭,很难静下心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作者讲述了在当心理医生时他接待的一位20岁的女士,在过去三个月一句话不说,在进行咨询的前四天也一直保持沉默,但作者仍是专注的体会她的感受和需要,直到第五天才开口说话。过后她反馈说“在过去的一年,我发现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并得到他人的倾听和理解,是多么的幸福”。

    由此见证,倾听可以帮助人们治愈心灵的创伤。做为一名听众,我们并不需要心理学知识或接受有关精神疗法的训练,关键是我们有能力体会一个人在某时刻独特的感受和需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倾听是一种能力---《非暴力沟通》第7、8章导读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yf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