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产品已经生产多时,一直在等着销售找到施工对象。销售X君反馈说明天会去客户现场聊这个产品的施工安排,我们需要等待让他来确定现场情况,什么时候可以做测试。技术经理Y君提出一个问题,差点没让我爆炸,万幸最后我按住了自己。他挑战这个产品的颜色问题,他认为只要做两层,上下层的颜色必须有不同才便于分辨。“两层颜色不同便于分辨”这话一点没错,但是,作为储罐的衬里,漆膜的漏涂是可以通过仪器检测的,这是其一;如果漆膜有漏涂和膜厚不足,干膜检测也会起作用。我发现和他很容易出现观点冲突,我的第一想法是:你懂的真浅,问出的问题怎么那么幼稚。而且,你怎么会把那么幼稚的问题,说得如此义正严词,夸大其词,这真是叫人咬牙切齿。于是我就开始怼他,他一定很不爽。
这事提醒我,一要尽可能多做产品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一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会让我拓宽思路,做好被挑战的准备。
这事也让我反思,遇到某些容易让我咬牙切齿的人,我是否应该早早做好心理准备:遇到习惯不求真理,或者不爱自己学习胡乱提问的人,我是否要少说话?如果被这种人挑战,是否可以公开使用以往的事实进行反问?比如,B产品是怎么做的?C产品是怎么做的?D产品又怎么做的?同一种面漆需要做两道很正常,但那是怎么做?竞品的这类产品又是怎么做的?这似乎是一道简单地分色题,为什么这么多产品都会漏掉这种看似基础的设计呢?真的存在这种漏掉的可能吗?
想完这些,我又继续想,我能否改变我的想法?因为如果不改变,我很有可能还是不给别人面子,就像今天一样直接怼。
我可不可以改成:哦,他是在向我请教,我要耐心一点,慢慢的教他。
有了这个想法,我的感受可能就变成了“我是他的老师”,我感受到的是“被求教的尊重”。于是,我的行为就会变成竭尽全力地组织语言,并找各种素材来向他解释,帮助他更好的理解。
这应该是更好的策略。总之,要改的还是我自己,别奢望别人会因你而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