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读书笔记
精读打卡:心学为什么是大学问?《知行合一王阳明》第二章(下)

精读打卡:心学为什么是大学问?《知行合一王阳明》第二章(下)

作者: 若可的读书笔记本 | 来源:发表于2022-12-07 06:35 被阅读0次

    第2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风雨又来”部分,主要是交待了王阳明平定宁王一些背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心学入门课——大学问”部分。

    心学入门课——大学问

    这一部分通过王阳明对《大学》问题的解答阐述了他的一些心学的观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弟子问:《大学》是“大人”的学问。为什么学问的重点在于“明明德”?

    王阳明答:“大人”是对世间万物君怀悲悯之心的,将家国天下看为一个整体。“小人”会因为内心的私欲利害关系,蒙蔽良知,无所不用其极。所以要成为“大人”,就要去除私欲的屏障,彰显光明的德行。

    从这段回答可以看出,王阳明认为人们都有良知,是与生俱来的,不必外求。良知会被遮蔽,所以我们要“光明自己的良知”,也就是明明德。

    弟子问:明明德很重要,可为什么又要强调亲民?

    王阳明答:“明明德”提倡立天地万物一体。新民就是将仁爱之心,推己及人。良知的有无不是你说有就有,必须要知行合一,要在事上磨炼,要致良知。“亲民”是“明德”在万事万物上的体现。

    弟子问:“止于至善”为什么又那么重要呢?

    王阳明答,“止于至善”就是按良知的指引做事。至善表现在立刻能肯定对的否定错的。而不是用自己掺杂私欲的智慧从外面去揣摩该如何去做,使自己的私心陷于卑微的琐事中,将精力耗费在玩弄权术上。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弟子问:知道了“止于至善”的道理,然后定,静,安,虑,得。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答:知道了至善就在自己心中,便不会向外求索。 这样意志就有了确定的方向,心不妄动才能安静下来,安静下来,对自己的本能进行审视考虑,考虑自己是否能做到至善。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弟子问:事有本末。理学家把彰显德行作为根本,把教化民众作为末梢。把止于至善作为开始,把行为达到至善作为结束。说明一件事是首尾相顾,因果相承的。你的说法是不是与这些儒家思想不一致呢?

    朱熹在解析《大学》的时候,将彰显德行和亲爱民众作为两件事来分析。而王阳明认为“明德”和“亲民”是同一件事,这也再次阐释了他知行合一的理念。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平天下。

    弟子问,从“要想修正本身的行为”,直到“增进自己的知识,在于能够析物穷理”,在这些修为的用功第次上,又该如何具体地下功夫?

    在这个部分王阳明解答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关系。朱熹等理学家认为我们需要向外求,通过格物明白道理,然后纠正本心。而王阳明认为正心的功夫和条例没有先后次序之分。

    王阳明认为系于世上的心念端正后,知识自然就能丰富。知识得以丰富,意念也就变得真诚。意念能够真诚,心情就会保持平正。心情能够平静,本身的行为就会合乎规范。


    个人理解

    这一部分的内容讲的比较学术,很难进行简单的概括,所以写的比较多。古人喜欢解构先贤圣人的著作,并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国学经典都有不同的版本,他们都是传播各自思想的“工具”,没有对错之分。

    可以从王阳明的解析中看到他心学思想的主旨,强调从良知出发靠实践修正再回到至善的循环。

    与我有益的部分在于,我们不应为外部的环境动摇自己的本心,我们的行为是为了纠正和坚定自身的意念,做对自己有用的事情,而不是随波逐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读打卡:心学为什么是大学问?《知行合一王阳明》第二章(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eb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