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对话怎么用呢?
很简单,就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用第二人称“你”来表达身心的状态,当我们委屈、烦的时候,不像一般的说“我烦”,越说“我烦”的时候,这个烦和你的核心纠缠的越厉害。我们的情绪其实它是一个过客,如实给它一个定位,“你”“你很烦。”“你很委屈。”这是第一个要点。
第二个原则是实事求是,烦就烦了,不是假装不烦,要实事求是。
当我们实事求是的时候,才看到内在有很多的声音,有很多的角色,
比如说第一念是烦,
第二念可能是觉得自己不应该烦,
还有一些学心理学学多了以后会增加一些金锁链,增加多余的一些念头。
比如烦,一般人可能单纯只是烦,如果学多了觉得自己不应该烦,你怎么能烦父母呢?
你觉得不应该烦它也烦了,这就是和第一念去干仗,很多人的能量消耗在和第一念的战争里,这个问题以后深谈。
和第一念的纠缠是很徒劳的,因为第一念在你觉察到之前它已经发生了。
你的无意识和潜意识先烦了,你的意识才能意识到你烦。你认为它不应该出现,好像你说“我哥哥应该是女孩,我姐姐应该是男孩”这样荒谬和可笑,但是很多人就是这么荒谬和可笑。
第一念是烦,
第二念是觉得不应该烦,还有的人有第三念,觉得自己应该接纳这个烦。
然后他接纳不了,对自己这个不接纳又要接纳,一、二、三、四:
“你烦”,
“你不应该烦”,
“你想消除这个烦”,
“你觉得要接纳这个烦”,
“你觉得对不接纳要接纳”,
层层的这种思想的网把自己捆起来,上下左右这种复杂的心理冲突把我们的能量给消耗了。
在自我对话里就很简单了,都“你”,
“你烦”,
“你觉得不应该烦”,
“你想消除这个烦”,
“你害怕这个烦存在身体里影响健康”,
“你觉得应该接纳这个烦”。
“你觉得对不接纳要接纳”一、二、三、四、五、六、七统统地用“你”来表达出来,当我们同时以全开放的状态,如实地用“你”来表达的时候,奇妙的事情就会发生,这些东西会自己组合。
所以有一句话说“全开放系统就是自我组织系统”,当你对内在开始全开放的时候,以一个平等心全开放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会自动起到一些融合功能,会觉得“我怎么就不烦了呢?”,烦自己会消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