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的过来人,或者自诩成功的人,都会犯好为人师的毛病,我还记得我在朋友圈里也自勉过,说,成年人最大的自律是切记,纠正他人的欲望,翻译过来就是好为人师了!
从此人生信条里,多了这一条,但是其实这很难克制,谈话间总会时而不时的流露出来,特别是当你还是一个小小的单位的领导,你不可能越开管理这一道关卡,有管理必然有纠正!只是方法不同罢了。
所以,昨晚读冯唐的《三十六大》他也提到很多后辈希望得到他的些许指点~
冯唐当然是有资格指点的,履历光鲜的摆在那里,成功的人,有时候放的屁都是香的,尽管这么讲,有些粗俗了,但是现行社会是这样,每个人不自觉的被光环所吸引了,但是你要分清你究竟是被他的光环所吸引,还是被他内在真正的内容,甚至说才华所吸引,就是说某种特质,区分开来究竟是什么,我这些天也常揣测董宇辉,我们究竟是为什么总进东方甄选,实话是,我被大数据推送了,我被身边的人转发了,所以我偶尔也会驻足在直播间里停留几分钟,但是我没买过东西,不同的直播风格可能打破了常规,一些商品以外的见识,包括董老师的思维,让他卖货不那么苍白,但是你说我能学到什么,学不到什么的,追本溯源,00后,90后看到的是多读书有用,商业大佬看得是破圈,80后可能感慨一番,70后可能觉得时不我待,一千个观众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此不表~
我想说追的是本,任何的时候,才华这个东西任谁也拿不走,但是才华不是天生具备的,某些天赋可以练习得来,哪里就来的那么多天赋异禀了,时间留下来的可能是皱纹,可能是肥肉,也可能是才华,对这些人给我的启示就是真的不能虚度光阴,例如,早晨的时候,也特别想在办公桌上刻个“早”了!
再说冯唐,指导后辈,尽管他说,不想指点,但是还是说了些有用的废话,比如说,守时,比如说读书,不要读那些一下就能懂得书,多读些看了容易睡着的书,比如运动,比如饮酒,还比如对待异性,所以外面对他的争议好大,但是我看到的是这家伙,有点老天业赏饭吃,但是也是下了功夫,读书有读懂了的人,通透,又有点洒脱,直白的狠,看着过瘾,有点小黄,但是也不失真实,率性,这是他的风格,这话别人讲起来就是又油腻又涩,但是他说,我就不烦,欣赏这个人的本质就好!
所以我愿意听,愿意读,曾国藩也很好,诸子百家也很好,年代太远,读起来不那么爽,所以少了些意思!我还是习惯性想把他们翻译成现代汉语,我的脑子里有两种语言体系了,一种是书面呈文的,一种是白话,糙话,我说不出的,但是看别人写了,说了,就是嘴替,很爽,所以我喜欢他,很直白!
我也羡慕樊登老师,可以把兴趣爱好变成事业,一个人一旦欣赏和喜欢一个人,在精神上有了领袖之后就很容易受控制了,其实我是很担心自己这样的,但是对方说的是好的,价值观极正的,又或者对你有益的,你说你反骨,你有批判性思维,你就要逆着来,这就未免拧巴了,人活着,千万别拧巴,活在当下!
所以樊老师和冯唐都说多读经典,其实是常识,《论文》,《孟子》,《庄子》,甚至《老子》等,要读了,几千年来后世一直在衍生的本源,就对,就是要读了,不是跟风,装十三,就是确实我们该回归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