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喳——巴喳
[英国]杰·里弗茨
韦苇译
穿上大皮靴在林子里走,
巴喳—巴喳!
“笃笃”听见这声音,
就一下躲到了树枝间。
“吱吱”一下蹿上了松树,
“嘣嘣”一下钻进了密林。
“叽叽”嘟一下飞进绿叶中,
“沙沙”哧一下溜进了黑洞。
全都悄没声儿地蹲在
看不见的地方,
目不转睛地看着
“巴喳—巴喳”
越走越远。
这首童诗最大的特色就是用一些拟声词来代替了人物、动物本身。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让这首诗歌充满了音律感和节奏感,甚至还有一些神秘感。比如说,“巴喳—巴喳”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一出现,所有的小动物都躲起来了?当我们看到“穿上大皮靴在林子里走,巴喳—巴喳!”这一句时就知道了,原来发出“巴喳—巴喳”声响的是人类。“笃笃”的可能是啄木鸟,“吱吱”的大概是松鼠,“嘣嘣”的可以是兔子,“叽叽”的是小鸟,“沙沙”的可能是狗熊。这一切密林里的小动物,在看到人类时都躲藏了起来,等人类走远时他们又会再次出现。全诗没有出现一个人物、动物的名称,但却通过这些能代表事物特点的拟声词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形象,仿佛让我们听到了他们的声音,看到了他们在眼前时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