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7-11-15 才少 丨 小爸妈读心术
小志是一个14岁的初三男孩,因为学习不好,状态下滑,逃学一周多,便被父母强制送进了“问题青少年学校”。大家可能不太清楚这类学校的性质,“问题青少年学校”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收留、管制、改造网瘾、逃学、早恋、打架斗殴等所谓问题青少年学生的学校,一般是全日制封闭式军事化管理,前几天我过去做咨询,这个孩子留给我很深的印象。
封闭式的学校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加上深秋的凉意,颇感肃杀沉重。数片秋叶飘落,加重了这种氛围。小志蹑手蹑脚地走进咨询室,看见我,有种谨小慎微毕恭毕敬的感觉,眼睛略显惊慌地瞅着房间,不愿和我的目光对触。我第一感觉,这是个敏感的孩子,内心不平静,带着些许忐忑不安和焦虑消沉。
随着聊天的深入,我对小志的情况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小志是位转学的孩子,随爸爸转学到爸爸打工的城市,妈妈也跟来了,也在这个学校打工,顺便照顾小志。但小志在原来的学校学习成绩还不错,转学之后很不适应,从水土不服拉肚子到和老师同学的关系、语言沟通、生活习惯、环境氛围等,于是状态变得很差,学习开始下滑,尤其是英语,英语老师比较冷漠严苛,经常训骂学生,这样下去便成了恶性循环。小志以英语为首的综合成绩开始一落千丈。
他开始逃学了,在各种谎言的掩护下逃学近两周,直到被爸妈发现。
这时候,妈妈慌了,爸爸愤怒了!
小志的日子不好过了!
于是,被强制送到了这里。
意思就是——好好反省反省!
孩子说到这里,情绪突然控制不住了,开始哭,大哭、直至痛哭,我能感受到他的痛苦难受压抑纠结甚至恐惧,不仅因为这又是一个陌生的环境,更因为有一种深深的失望乃至绝望。很多时候人的情绪状态是不是装出来的,你会敏锐的感受到。
他说他想家,想爸妈,不明白为什么爸妈把他送到这里来;他说自己知道错了,不该逃学,不该撒谎欺骗父母,但是那种在学校无助无力无奈的感觉,又让人恐惧;爸爸在煤矿做挖矿工作,拿生命挣血汗钱多么不容易,送到这里还要交不菲的学费,想想自己就愧疚不已,自己是罪人啊!
一个14岁的孩子,默默承受着这些苦痛纠结
,不知道父母是怎么认为,有什么感受?
孩子的哭多少有些触动我,我突破咨询设置,过去搂着他的肩膀,拍拍他,再加上对他深深的理解和懂得,使他好像得到了久违的一种感动,这时的哭更多的是释然和宣泄。希望他能感受到有人关注关爱的温度,这或许是他生命中缺失的。
孩子哭着给我说——老师我的学习怎么办啊?我几个月再回去,落下那么多功课就赶不上了,我的未来怎么办啊?!老师我现在很怕很怕!其实作为心理咨询师,见识过
很多说谎的、装出来的,但很明显,小志不是,他的这种状态真的很让我心疼。
小志不是自暴自弃的少年,他还知道进取,还想到未来,知道父母的不易,明白自己要突破自己的这种低谷状态,更清楚自己的无助无力甚至无望……
但是父母清楚这些吗?父母的思维逻辑我们可以推理一下,大意为——你这个孩子不听话,不争气,需要好好修理修理,但是父母可能没能感受到孩子真正的感受,那种让孩子孤独落寞苍凉窒息的感受。
因为在如此低落的状态下,没能得到父母用心的呵护陪伴,鼓励和帮扶,而是一种强行压制,我们可以设身处地的联想一下,自己是一个14岁的孩子,带着各种打击挫败和心理创伤,离家几百里,要在这严苛的环境里待上几个月,还不能见父母。
他的内心该是多么的苦痛难耐!
是的,有的孩子需要强制管教,但有的不是,至少小志不是。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叛逆的孩子,而是他遇到困难了。
他需要的是父母和他深入的沟通交流谈心,走进他的内心,知道孩子内在的需求和困难所在,帮助孩子一起克服难题,挺过难关,让孩子在最困难的时候感受到一种发自父母内心的支持帮扶鼓励,以便有勇气更有底气战胜困难,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落井下石”。
鸡蛋从内部向外打破,是生命;
从外到内打破,是破坏。
永远别盲目,不要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当孩子被父母平等、尊重地对待,
孩子的需求被大人看到,
亲子沟通就会自然顺畅,
其他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啊。
希望小志能尽快走出这个困境,
未来很长,千万别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