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睡平安》051期,摘要如下:
其实人生无非两个标准——选个对的,做个老的。
我们每个人短暂的一生,总是充满了某种演化的过程,世界充满变化,我们可以以不变之道心,演化为学习力而应对之。
小梁在三十岁的时候进入了互联网公司,如果那时我决定这辈子只做互联网,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决定。但我在三十五六岁的时候,终于定了下来——要以传统和经典文化的当代解读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换句话来说,三十五六岁而立,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什么叫惑?或者这样,或者那样,心中总是有选择的意愿时,叫惑。
“四十而不惑”的意思就是,当我们在四十岁的时候,知道了自己的能力边界,知道了自己的方向,不再犹豫、不再彷徨,这时生命的意义反而变得长久了。
在三十岁左右选定好自己一生要做的事情,在某个领域一直“深耕”。在四十岁的时候,已经做出一些成绩时,不犹豫、不放弃、不生气、不哭泣,一直坚定地走下去,这就叫不惑。
有些时候,我们哪怕在正道上前进得慢一点儿,也比因为走种种分岔路而绕不回来得好。
巴菲特说,要选择那些“雪道”够长的公司,像滚雪球一样,持续做,总能做出一些成绩来。
所谓不惑,就是不要犹豫自己的选择。选个对的或者不错的事,做个“老人”,一直做,它的复利效应是很大的。
你会发现,这六个节点,其实是孔夫子为我们描绘出来的人生获得自由的攻略——不抱怨,不后悔,内心自由、达观。所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my stone——踩得住那块关键的石头。
获得自由的终极方法是知道边界之后,以不动的方式获得全然的自在状态。
一天就是一生的一个浓缩。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与你晚上从心所欲而不动——不逾越床的边界,只是自己安定地睡在那里而获得的自由是一样的。
原来所谓的自由,无非就是在年轻的时候,定下自己持续学习的方向;在中年的时候,选定了一个方向,然后以某种边界感和确定感持续前行;在老年的时候,最终把这种边界感化为自己内在的意识,甚至把你放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影响心灵的自由,你就会回来了。
一天是如此,一生亦复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