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个多月教学的过程中,从小朋友的口中发现很多父母对她们并不负责任。一个五年级的女孩说对同学说“我爸基本不在家,我妈天天打麻将。每次都是我自己去上学,自己来这里,下课也是自己回去,睡觉也是我自己去。回家喝点小酒睡觉。”
“喝酒,未成年人不能喝酒哦”我提醒她道。
“我爸妈根本不管我,我妈让我喝的,也基本没有管过我。”
听到这样的话,我首先是感到震惊,然后是感到愤怒,为人父母,怎么可以这样不负责任。这也就难怪孩子不认真了,在课堂上,她一直和同学聊天,要么就吃零食,要么就东张西望,一直让她不要聊天,她根本不听,与老师顶嘴,与同学互怼,对别人评头论足,也特别没礼貌,常常出言不逊。我了解到她姐姐因为学美术考上了比较好的大学,所以她妈妈让她也从小就学。却忽略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也不问她喜不喜欢,就给她报班学习。她说她妈妈怕她考不上大学,“考都没考,就觉得我不行。”的确,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所以她对美术产生了抵触情绪,她即使画完了,也是极不认真的。然后受累的就是我们老师,因为她画完了要帮她改,该了基本全部都要改,她拿回去的画没有多少自己的痕迹,百分之八十都是老师改的。她对妈妈的评价是:“她就是只母老虎。”至少说明她妈妈曾经对她态度不好,才会留下这样不好的印象。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家长对孩子不负责,就会影响他(她)们的一生,要么是心理受影响,要么是身体受影响。不想负责或者说负不了全责,为什么要生下孩子呢?
现当代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对孩子的关切程度越来越高,孩子们为什么依旧不高兴?因为他们作业太多,辅导班太多,兴趣班太多。好不容易休息,却基本都在上课。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我也不会开心,何况还是个孩子,他们现在理解不了父母的苦心。
对于不负责任的家长来说,各种兴趣班无疑是给自己减少麻烦的一种方式。我也听到同龄人这样描述说“要是我,我也宁愿把小孩放托管所和兴趣班,太麻烦了,吵死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的想法。孩子好动,说明他活泼,我并不觉得是坏事。生下孩子,就应该爱她们,接受他们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大部分的孩子都不会如父母心里所期盼的一样,达到父母的要求。
我觉得责任感是当代父母的必备属性,没有这个,不管家庭是否富裕,孩子都没法好好成长,成长是心灵与身体的双重结合。
我庆幸自己有一个关心我,爱我的父亲,他虽然给不了我富裕的生活以及学习上的帮助,但是从他的言行举止中我能学到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甚至有些东西,我至今没有学会,也可能永远都学不会。父爱如山,父爱无言,前两天父亲给我寄了两斤他亲手煎的花生粑,他对我没有过多的语言,说话都是短而简洁的,他手受伤了,还没好,就想着给我做好吃的。我让他手好了再做,他说他可以,我有怎么想象不到做的艰辛呢?每吃一口,都是父爱的味道。隔家那么远,但是却很温暖,上大学离父亲远了,每到家乡的脐橙熟了,父亲都会给我寄一箱,让我吃到腻。
负责人的父母,即使孩子离得远,还是永远牵挂着孩子,而不负责的父母,即使孩子在他们身边,他们也视若无睹。
有好几个孩子都是这样,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什么情况,反正我希望他们能改正学习态度,并且最重要的不是学习有多么的厉害,而是做一个尊重他人,遵守课堂纪律,团结有爱等品格优秀的学生。昨天有两个孩子,吵架,然后突然打起来了,不知道那个被踢的女孩子肚子还疼不疼。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很少有好脸色,我不像其他老师一样好说话。刚去不久,对他们也不熟。如果放任不管,他们的时间就白白浪费了,虽然是周末两小时的学习,但是我多么羡慕她们可以从这么小开始学习。还不抓住机会学习,人生只有一次小学,一次初中,错过了就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