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一直用“越努力越幸运”鼓励自己,因为我从不奢望不付出,机会便可垂青。努力,沉淀的是时光磨砺出的锋芒。
工作初,我不懂什么是文本解读,只是朦胧觉得课上的尽兴了,意犹未尽了,便是好。后来进入新的团队,方知文本解读的功底深了,才能上出有点意思的课,有点语文味的课,有点造福学生的课。但最初我摸不着语言解读的切入口,于是拼命搜集资料,堆砌,乱炖,杂烩,把课上成了支离破碎的棉花片片,无重量,无质感。
跟在先锋队伍后面慢慢琢磨,慢慢努力,竟然慢慢悟到妙处,乐不可支,沉迷其中,痴得有理。记得有一次教研组安排我讲一节《美食美谈》的作文指导课。别人的课件再好再高明,我无法驾驭,于是我想自己另辟新招,走路吃饭都冥思苦想,甚至突然想跑到饭店去录厨师如何做菜,我的冒昧惊得厨师以为我有什么不良企图。后来觉得还是不是我想要的,后来突然想起,给孩子天天做的炖鸡蛋,不就是最有爱的美食!越简单,越贴近生活,才越有温度,课不也如此!
后来一步步走,竟然有了很多机会,并且都珍惜,也没有辜负诸多期望。当然除了一次省讲课,那是难掩的遗憾,教训让我明白,不能失去自我,不能没有自己的风格。
三月中旬,突然接到了一个任务,和程翔老师同课异构。真难以形容当时我是怎样的心理状态,程翔老师的课我从未听过,但自从工作初我听说的程翔老师已被神化,令我高山仰止。愈发觉得自己有些小巫之悲。
自从接下任务,夜不能寐、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的精神状态是常态,总觉得自己的设计太浅,在门外徘徊焦虑,却迈不进张岱的内心。我买来其《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咀嚼品味,一丝丝火花在心里慢慢引燃。搜集大量资料,比较、琢磨、感悟,慢慢开始理出一条主线。白天事务太琐碎繁杂难以静心,只能夜晚孩子睡着半夜起来酝酿。
历时半月,我最常见的备课状态是凌晨1:30起床,开始坐着发呆,冥思苦想,静等灵感,等待是一种煎熬,又是难得的静心历练。常不知不觉依然到了5:00天色微亮。于是再小憩一会,梦中只要有半点儿清醒必定还是念念不忘,如切如磋去思考。
最后我独到的设计得到了认可。但一和程翔老师比,我的教学理念、教学素养、课堂生成驾驭能力,还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这又何妨,至少我已可以独自在路上,痴在其中,乐此不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