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是快速消费品的理论日渐深入人心,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一些已经得手的营销高手们,到处兜售自己的理论,认为图书与白菜、牙膏一样,只要营销做的好,就是电脑软件编出来的作品照样能成畅销书。你的书没卖好,扫瑞,是你的营销没做好,你OUT了。
图书,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商品的一种,有成本(纸张、版税等)、有定价、有固定销售渠道(书店),读者买书,能学到知识,或者仅仅是一种消遣,精神上也得到了愉悦,应该说具备了商品的基本属性。但纸张之上承载的道德和精神,让我们很难把图书当作真正的商品,这也许正是文化产业的魅力之处。
事实上,目前出版行业的落后,缘于我们最初并没有把图书当成真正的商品。我们接受的传统教育,一直在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出版行业无疑承载着更多的理想主义色彩。这是个跟文化脱不开干系的行业,都是“文化人”了,谈起“利”来自然有些扭扭捏捏。类似这样的误区,长久以来困扰着我们,眼见着其他行业都与国际接轨了,我们的出版事业却还在童年徘徊。
当然,这都是前些年的老黄历了,目前大多数出版社、出版公司都成立了企划部、营销部,已经有同仁专门在做图书营销这一块。问题是,我们在很多事情上都在犯矫枉过正这个错误,明显“用力过猛”,没有把握好事情的限度,把营销当成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万能仙药。
书业对营销的重视,应该得益于畅销书观念的日渐深入人心。畅销书的概念是个舶来品,新世纪前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版市场的渐渐开放,一些在体制外嗅觉灵敏的出版人,早早呼吸到了空气中的自由味道,抓住了市场先机,出版市场陆续出现如《狼图腾》、《哈佛女孩刘亦婷》等上百万册的畅销书。畅销书市场中蕴含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快让人们趋之若鹜。但金字塔是尖的,成功者注定只是少数,但这并不妨碍后来者前仆后继。
随着畅销概念的日益扩大,加之引来的各种马太效应,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了这个领域。同期,中国的各种市场营销概念也涌现出来。市场环境,加之成熟的营销理论,畅销书市场出现了诸多的幕后推手,图书策划人这个群体也浮出水面。
彼时,风靡大江南北的《学习的革命》,营销方式堪称空前,此书的问世也实实在在给出版同仁的观念“革了命”。当然,追问此书的真实销量、读者是否真正颠覆了学习方式已经没有了意义。因为制造“学习革命”的科利华根本就不是做出版的,但它的这次“客串演出”,令后来者们醍醐灌顶,仿佛悟出了图书畅销的真谛。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当年的浮华早已散去,我们发现大浪淘沙后留下的往往才是经典。踏踏实实,心平气和的出一本有分量的作品才是王道。营销无论做的多么出神入化,起到的作用也只是锦上添花。
图书的过度营销,造成的直接恶果是读者的产生了耐药性。“你一定不能错过的……某某强力推荐……某某时报畅销榜第一名……某某网站点击上千万……”,类似的广告已经不像早些年那样让读者兴奋了。消费者的神经已经变得粗壮了许多,客观上产生了“劣币趋良币”的现象,一些名副其实的优秀作品,也许就与有心的读者失之交臂。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些出版商的无奈之举,因为他们首先面对的是渠道商,不管能否获得市场和读者认可,经销商是无可回避的第一道关口。每天都有无数的同类图书涌现市场,为了迅速引起渠道商的关注,撰写如此令人触目惊心的文案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书应该回归本质,无节制的挥霍市场资源,片面的过度营销,无论对市场、读者还是出版商自己,都是一种伤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