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营销过度的世界,随时可能被各种商业信息无节度地打扰。那些五花八门,我们不需要的信息,惹得我们频频侧目,浪费了许多的精力,也破坏了内心世界的宁静。
营销本来是合理有效的商业手段,但在当下,它已经被过度滥用了。对待很多营销信息,我们已不是要通过它去获知商品的优势和亮点,反而是需要去排除它所包含的虚假信息与浮夸之词。
过度的营销,往往只以扩大宣传为目的。它没有考虑被营销对象的人本感受,宁可错传三千路人,也不放过一个潜在客户。因此,在生活中,作为大多数商品的路人,我们经常被貌似有礼地进行冒犯。
过度的营销,文过其实,违背了信息传递的首要标准是准确。在全社会大面积的过度营销中,我们可能还会对此习以为常。以为既然是商家的宣传,当然允许尽量只说好听的。但当华丽的言辞大量过剩,传达的内容就空心化了。如果都知道买东西不能看广告了,那么又为何要让广告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呢?难道是为了要听那些搔首弄姿、自作聪明的短小言辞?
过度的营销,浪费了人力、物力,增加了消费支出的负担。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家们3个人搞生产和服务,7个人搞营销,消费者的支出是需要把10个人的工资一并负担起来的。当那些大量印刷精美的宣传品,一眼未看就被路人塞进垃圾桶的时候,就能窥见一点过度营销的浪费之罪了。
在商业社会,商家们合法的逐利行为是能被最大化支持和容许的。过度营销,具体到某一个商家,似乎都为非甚轻、其情可宥。但是正因为每个细微的商家都被这么宽容了,他们营销的过度、过分,就能汇合成席卷全社会的喧嚣浪潮。一面是商家们在不违法前提下,最大化逐利的权利;另一面是每个人的自由能被主动尊重的公德意识。两者出现冲突的时候,受到破坏的往往只可能是后者。
现下,我们每个人都会抱怨,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全是透明的,毫无隐私可言。追根溯底,个人信息被窃取的目的,为了什么呢?其中绝大多数,正是为了那些不择手段的过度营销啊!
过度营销,是熟透了的商业社会的腐烂物质。它腐蚀社会资源、财富,还招来苍蝇、蚊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