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小说中的情节?
一、什么是好情节?
情节的优劣不仅仅由情节本身决定,更多的是由情节以外的诸多因素决定的。
好的情节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以苏童的《黄雀记》为例,小说讲述了一桩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青少年强奸案引发的命运纠结史。香椿树街鼎鼎有名的纨绔子弟柳生强奸了一名自称仙女的少女,却让木讷的少年保润替其坐牢。十年后,保润杀了柳生,白小姐(长大后的少女)丢下一个婴儿,逃离香椿树街,不知所踪。
小说的开头,说的是保润的祖父每年都要拍一张照片,以防自己去世时没有合适的遗照。祖父年迈,身体又不好,随时都有可能过世,这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结尾时,直到十年之后,保润的祖父却依然活着。这就是意料之外了。
保润的祖父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却贯穿整部小说的始终。他年迈体弱,却能活到最后,似乎不可思议,但通过苏童巧妙的设计、合理的安排和生动的描写等等,整个过程合乎逻辑,毫无违和感。这就叫做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就是好情节。
再比如,小说中少年保润在见到漂亮的仙女时,心生爱意。可保润木讷内向,不擅表达,更不懂得如何去爱一个人,面对仙女的冷傲和蛮横无理,更是恼羞成怒——上述种种都属情理之中。就在保润因恼怒之下用绳子绑住仙女扬长而去之后,柳生趁机强奸了仙女,并嫁祸于保润,这才有了后来三个人长达十年的错综复杂的命运纠葛——这就属于意料之外了。
二、设计情节冲突的三种方法
1. 情节要体现人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小说《借命而生》的故事内容是,Jing察杜湘东想当刑jing,却成了看 守 所的看守。当看守期间遇到两个不像坏人的犯 人,因为一次阴差阳错,两犯 人越yu,他们从看 守 所逃跑时,jing察丢了一把qiang。
关于“这把qiang是谁抢走的”,可以有以下两种不同的情节设置:
第一种情节——性格硬气的许文 革抢qiang(怕锁文,拼音,一声)。——正常设置,情节不出奇;
第二种情节——性格软弱的姚彬彬抢qiang,吸引jing察来抓自己,以掩护许文 革。——用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小说作者石一枫选择了第二种情节设置,使得故事情节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2. 情节要体现内在冲突和外在冲突:
情节的内在冲突,指人物的矛盾在人性的基础上展开,和抽象的人生思考有关,不是简单的利益冲突。
情节的外在冲突:人物的矛盾和利益冲突相关,例如职场竞争、财产纠纷、感情纠葛等。
以《黄雀记》中的柳生为例。柳生因一时贪欲强奸了仙女,又因害怕坐牢而陷害了保润。自此之后,他一面惧怕真相败露,一面承受着良心的谴责,因此,尽管他看上去过得快活潇洒,实际上一直小心谨慎地夹着尾巴做人(具体表现如代替保润无微不至地照顾祖父等)。这是内在冲突。
柳生和仙女、和保润之间,亦敌亦友的关系,和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有关,这就是外在冲突。
3. 情节还可以由历史和时代驱动:
结合时代来设置情节,就要了解历史,了解时代,写哪段时间的事,就要对那段时间的情况深入了解。通过把音容笑貌在脑海中做感性层面的复原(当时的人吃什么?穿什么?怎么说话?怎么思考?),建立对时代的感性认知,然后把这些呈现(写)出来。
《霍乱时期的爱情》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哥伦比亚。当时当地,霍乱横行,内战频发。小说中的情节无不紧贴着时代的发展,真实而生动地呈现给读者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的故事情节。
对于没有亲身经历过的时代,需查阅大量资料、史料,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场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