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的这个寒假的心态,可以用过山车来形容,这期间的不同状态和体验,是生命的见证,对这种生命见证的记录,是对生命的重视与挽回。
1月18号结束学校的工作,便立刻飞往南京,在南京开始为期两天的学习,直到今天还在我身上延续的,是杨瑞清校长“爱满天下”的胸怀和关于新冠病毒的热搜,得知这一消息的一开始我也没有特别关注,直到关于新冠病毒的热搜有人为降热度的味道,我才真正开始重视起来,随着一天的时间过去,网络上到处充满着“买不到口罩”的戏谑,是的,那时更多的不是恐慌,而且对于买不到口罩这一现象的戏谑态度。这个时候我还在南京,旁边的商店里口罩还是齐全的,便通知妹妹开始买口罩,当妹妹第二天开始行动时,我们这种二十八线小城镇的口罩已经开始涨价,并很快呈现买不到的态势。回到家中,家里人一个个还不重视,只觉得年轻人贪生怕人、听风就是雨。我跟妈妈的关系本就不好,因此不想多说什么,无力就无力,只是不再亲密接触而已,闲暇时候,会自己一个人呆一个房间,能不接触就不接触。
1月24日,武汉开始封城,家里年轻人都意识高涨,但爸妈还是不听,这时候吴老师那边医院堆满人、超市疯抢购、微博骂政府等视频接连发来,我不经意给爸爸看到,爸爸倒异常重视起来,我这才知道吴老师是他心中的权威。家人的重视意味这我的加倍重视,微博热搜看得越多,发现的丑恶的也就越多,整个人每天沉醉于各种丑恶的愤怒中,前一秒还在为终南山院士84岁依然出征而泪流满面,后一秒为微博下各种真实而痛苦的案例生出被爱,再下一秒,又是对部分披露官方不作为的信息而愤慨。那段时间的心情,安全可以用下图表示。

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情是刷微博,刷着刷着整个人愤怒无比,愤怒到无能为力时,边选择官博微博无视信息;过一会儿,这个这样一个过程回环往复。大概一周的日子,整个人就是这样翻热搜、看丑恶、生闷气、最后失望透顶。那时候我想不通爸爸和吴老师为什么如此淡漠,眼睁睁看着这些黑色的东西,竟换不起多少愤慨情绪。后面终于想清楚,我们会感动于老年人无需让座的提示牌,是因为这等温暖太少;现在我愤怒于这些黑色的行为,不过也是生命中,这等残忍太少而已,如此一想,竟庆幸起来。
这样极端的日子大概过了一周,整个人终于觉得无力和疲倦起来,整个人开始呈现出一种“关注转移,可以无视”的态度。微博上再也不看热搜,走进“搞笑”区,看各种各样的段子,一时间只觉得惊奇,我以为全世界都如同我这般悲哀呢,没想到大家还是在开开心心着,连居家不出门这种事,都变成“客厅一日游”的娱乐心态,不得不说自己发现了另一种活法。这样的日子,总归是好受了些,再次看到确诊病例一次次飞涨的消息,竟也开始冷静。
从大年初三到2月5日,我一直呆在老家,也终于厌倦了每天抱着手机关注疫情的日子。因此闲暇烤火时候不经意间的一个“2月目标思维导图”,竟然让我过上了“制定目标,回到正轨”的生活。这种生活一直延续到现在,甚至会延续到往后很长一段时间。下面介绍这“制定目标,回到正轨”的点滴吧。
目标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具体内容涉及阅读与写作、教育教学、面试工作、运动生活、微课设计等。不得不说,有了这样一个随时在手机里的计划,整个人的行动力,强了好几分。2月是自己一个人坚持着,2月末发了朋友圈,我引来了两个同学们,我们建了一个微信群,共同监督与鼓励。我们月初制定目标、月中反思复盘、月末总结成果。直到现在,我们还勃勃生机着。


伴随着这个计划的进行,每天的日子也变得有意思起来,每天早上起来做好一天的计划,然后上午上网课的备课,下午则完成自己的事情,晚上的时间,基本是拿来阅读与写作,每天这样重复着,感觉很好,心情总算是回到正轨了。
今天再来回顾这寒假会发现,除了这些成功的方面,过去也有很多不足——定的目标太小,对自己不够狠,不自律、没重视与朋友的关系维护。但也对未来充满信心,我相信这特别的两个月,是人生中难得的经历,对自我认识的不断加深,也是成长的一方面,期待未来,我能加大目标、努力奋斗,不浪费光阴,不错过美好,某一天回收往西时,我会发现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