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乐不思蜀”的“扶不起的阿斗”

“乐不思蜀”的“扶不起的阿斗”

作者: 飞鱼梦 | 来源:发表于2024-06-03 21:02 被阅读0次

    “乐不思蜀”的“扶不起的阿斗”

    如果我们偶然间遇到一个好玩的地方,觉得这个地方很是迷人,让人流连忘返,那么会用“乐不思蜀”来形容这份陶醉;如果我们有心想培养一个孩子或者一个员工,而当事人却压根没有这份心思或者能力,那么会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这份无奈。而关于这“支离破碎”的词语后背的历史典故,有时在记忆的长河里也变得“七零八落”了。

    前阵子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大美国学古文观止》(大美国学系列一共有14本书,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其中忠臣名谏部分提到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的那篇著名的《出师表》,记得高中时代花了不少时间背熟的文章,现在回想时只剩下个轮廓了,可能当时都没能领会其中的渊源及深意。

    《出师表》是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准备率军北上征伐曹魏时,因感觉到刘禅的昏愚,国内颇有内顾之忧,所以特地上奏以示劝谏。

    刘禅(刘备与刘备之妾甘夫人所生)(我还特地查了一下关于甘夫人的评价,应该是一个聪明又智慧的女人,看来儿子没能遗传到母亲的优点),小名“阿斗”,是一位才智平庸、无所作为的皇帝。由于刘备比谁都明白自己的儿子并非是一个经世治国之才,因此临终时对丞相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意思是,如果刘禅还值得辅佐,那就帮帮他吧,如果他真不是那个料,诸葛先生你就取而代之吧。虽然刘备说的如此直接,但是诸葛亮依然一如既往、像帮助刘备一样的帮助这个“扶不起的阿斗”。

    但待诸葛亮死后,蜀国渐露疲态,在魏军入川后,刘禅竟投了降,然后被送至洛阳。当时司马昭为安抚人心,便封他为安乐公,并赐他豪宅,每个月还给他家用以及僮婢百人。刘禅为了感谢司马昭对他的“厚爱”,竟还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请出歌舞助兴,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国。”而蜀国的旧臣们个个泪流满面。

    诸葛亮受刘备茅庐“三顾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而面对着这样一位“乐不思蜀”的“扶不起的阿斗”,恐怕在天之灵也只能摇头叹息了。“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昌盛的原因。而君王亲近小人,疏远贤臣,则是后汉落到衰败的原因。于是“阿斗”成为了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在洛阳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也许,投降后的安度余生对刘禅来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吃喝玩乐,人生足以。历史的起起落落都是由后人书写的,没有他的“落”,又哪会有别人的“起”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乐不思蜀”的“扶不起的阿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ve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