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乐不思蜀”的“扶不起的阿斗”

“乐不思蜀”的“扶不起的阿斗”

作者: 飞鱼梦 | 来源:发表于2024-06-03 21:02 被阅读0次

“乐不思蜀”的“扶不起的阿斗”

如果我们偶然间遇到一个好玩的地方,觉得这个地方很是迷人,让人流连忘返,那么会用“乐不思蜀”来形容这份陶醉;如果我们有心想培养一个孩子或者一个员工,而当事人却压根没有这份心思或者能力,那么会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这份无奈。而关于这“支离破碎”的词语后背的历史典故,有时在记忆的长河里也变得“七零八落”了。

前阵子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大美国学古文观止》(大美国学系列一共有14本书,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其中忠臣名谏部分提到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的那篇著名的《出师表》,记得高中时代花了不少时间背熟的文章,现在回想时只剩下个轮廓了,可能当时都没能领会其中的渊源及深意。

《出师表》是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准备率军北上征伐曹魏时,因感觉到刘禅的昏愚,国内颇有内顾之忧,所以特地上奏以示劝谏。

刘禅(刘备与刘备之妾甘夫人所生)(我还特地查了一下关于甘夫人的评价,应该是一个聪明又智慧的女人,看来儿子没能遗传到母亲的优点),小名“阿斗”,是一位才智平庸、无所作为的皇帝。由于刘备比谁都明白自己的儿子并非是一个经世治国之才,因此临终时对丞相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意思是,如果刘禅还值得辅佐,那就帮帮他吧,如果他真不是那个料,诸葛先生你就取而代之吧。虽然刘备说的如此直接,但是诸葛亮依然一如既往、像帮助刘备一样的帮助这个“扶不起的阿斗”。

但待诸葛亮死后,蜀国渐露疲态,在魏军入川后,刘禅竟投了降,然后被送至洛阳。当时司马昭为安抚人心,便封他为安乐公,并赐他豪宅,每个月还给他家用以及僮婢百人。刘禅为了感谢司马昭对他的“厚爱”,竟还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请出歌舞助兴,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国。”而蜀国的旧臣们个个泪流满面。

诸葛亮受刘备茅庐“三顾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而面对着这样一位“乐不思蜀”的“扶不起的阿斗”,恐怕在天之灵也只能摇头叹息了。“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昌盛的原因。而君王亲近小人,疏远贤臣,则是后汉落到衰败的原因。于是“阿斗”成为了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在洛阳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也许,投降后的安度余生对刘禅来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吃喝玩乐,人生足以。历史的起起落落都是由后人书写的,没有他的“落”,又哪会有别人的“起”呢?

相关文章

  • 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

    赵子龙大战长坂坡救的是阿斗,截江夺的也是阿斗。 这位官二代命大,心也大着呢。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的儿子刘禅,小名叫...

  • 你我可能都是乐不思蜀的阿斗

    刘备的儿子刘阿斗,因为一个“乐不思蜀”而被后人嘲笑、诟病,被成为扶不起的阿斗。 三国时,蜀国的...

  • 五胡·十六国趣闻|成汉――神奇的胖子皇帝

    话说晋惠帝永安元年,李雄以刘备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曾孙刘玄为安乐公,继承“乐不思蜀”的傻瓜皇帝刘禅的爵位,定国...

  • 刘禅乃仁德爱人、顺天应命、大智若愚的人

    一说起刘禅,人们就会想起“扶不起的阿斗”一词,还有就是典故“乐不思蜀”。因刘禅小名叫做“阿斗”。后人就常用“阿斗”...

  • 刘禅乃仁德爱人、顺天应命、大智若愚的人

    一说起刘禅,人们就会想起“扶不起的阿斗”一词,还有就是典故“乐不思蜀”。因刘禅小名叫做“阿斗”。后人就常用“阿斗”...

  • “扶不起的阿斗”是真“傻”?

    提到刘备的儿子刘禅,我们往往会想到“扶不起的阿斗”和“乐不思蜀”,都不是啥好话。那刘禅是不是真的扶不起?又为啥会乐...

  • 刘禅并不傻

    俗话说:“扶不起的阿斗”,指的就是三国时期的刘禅。即使被魏国俘虏后,刘禅也是天天吃喝玩乐,照样过得很开心,乐不思蜀...

  • 国家灭亡后,刘禅和孙皓的表现大相径庭

    提起刘禅,给人留下的印象无非是: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窝囊、无能。 刘禅确实无能,邓艾偏师伐蜀,蜀汉尚有六七万可...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在常人眼中刘禅是平庸的就是个小傻,更有“扶不起的阿斗”之称,说他“乐不思蜀”。可我觉得刘禅并不傻他是在装傻,他可聪...

  • “乐不思蜀”新解

    我们常说扶不起的阿斗,用来形容那些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只图一味享乐之人。 可是最近我听到了一篇对“乐不思蜀”的刘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乐不思蜀”的“扶不起的阿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ve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