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止才能至善

知止才能至善

作者: 任一梦 | 来源:发表于2023-11-03 23:33 被阅读0次

人生最难得的是知止。知止就是对欲望的追求要适度。不懂知止,便不知满足,朝三暮四,举棋不定,难保初心,最后误入歧途,伤人害己。

比如,读书十年寒窗,悬梁刺股,一入官场,就把读书弃如敝履,曾经的书生意气,逐渐世故圆滑,逢场作戏。尽管当初也想做个好官,为国为民,造福一方,但官做久了,做大了,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听惯了好话,便忘乎所以,迷了心窍,只想升官发财,以权谋私,背离了当官本来的目的。

知止,就是要懂得适可而止,知足。就是要知道自己应该达到的境界,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要走怎样的路。人有欲但不一定非要得,必须摆正位置,明确方向,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走,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走自己的路,也要懂得回头,懂得停下来看,停下来思考走的对不对,是该继续还是放弃。

知止,是要知其所止,止于至善。是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对自己的身份有正确的认知,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何时该止,何时不该止,努力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到最好。

相关文章

  • 61/《家庭教育管理师》‖知止

    知止是什么意思呢? 解析 1.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

  • 2020-04-10

    阳明先生说“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格物是用来达到至善的功夫,知道了至善,也就知道了格...

  • 怎么分清真正的善与恶?既知‘至善’即知‘格物’

    每日一悟(6): 王阳明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格物与至善的关系还需要结合...

  • 6、心胸狭隘是先天的吗?

    【先生曰】 “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小侯的爸爸曰:心胸狭隘是先天的吗?...

  • 知止常止,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书上说,止于至善,就是到达完美的境界。但人们常说,世间没有绝对完美的人、...

  • 易经卦诗其五十三·风山渐

    渐行渐止山头风,出入无间至善行。 知止而足足乃正,无为而益圣功成。

  • 《传习录》里产生的疑惑

    《传习录》知止者,知至善只在吾心,元不在外也,而后志定。至善怎么会在吾心呢?无善无恶心之体,难道无善无恶就是至善吗...

  • 学习《传习录》心得五

    今天继续学习《传习录》之《徐爱录》,“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这篇文章学来哲理性很深。所有的物都是...

  • 止至善

    止至善,至善通俗的说就是把事情做到完美和及至,但要做好事情必须要有好的自身状态,也就是高素质的情商和智商,怎样达到...

  • 老刘心语

    老刘心语 (20190505)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止才能至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xa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