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边界-如何科学地坚持自己

作者: 萧小月 | 来源:发表于2021-03-19 21:24 被阅读0次

    《自我边界》作者是澳大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戴德。在书中,乔治·戴德以边界理论为支撑,结合心理学知识与治疗实践,帮助读者放下边界不清带来的压力与情绪波动,收获将自我独立于他人之外的能力。

    ① 所谓边界,就是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弄明白人与人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边界”,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简单。

    生活中是存在“边界”的,而我们的问题就是认识并接受这些“边界”,让自己的行为保持在“边界”之内。

    要了解他人在焦虑和紧张时的脑部活动,就要鼓励他们放松下来。

    这时,焦虑紧张的人会发现,他们并没有陷入“绝境”。他们并没有失去理智,他们的头脑还在如常运转。

    如果人意识不到自己的大脑在正常运转,他们就会试图压抑自己的焦虑和紧张,而不是试图探究症状发生的缘由。

    无论与家人朋友相处还是与同事相处,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处理。

    感觉不适应时,就要做出改变,所以不适应是改变的先决条件,要去适应这种“不适应”,同时要确保不能有太多不适应控制自己的生活。

    无论你面临什么样的境况(即便是最极端的),你是唯一能够控制你自己生活的人。

    但是,无论你做出的抉择导致了什么结果,那都不是你能够控制的——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问题所在。

    我们都有这样的错误观念:总是担心别人会否定我们的行为,这给我们的生活制造了不少麻烦。

    换言之,我们做了某件事后,总是希望别人做出我们所预期的那种反应。

    如果别人没有这样做,我们就会责备自己或他人,结果导致双方的矛盾。

    如果我情绪好的话,那么任何特别的事件和行动都能让我感到开心。

    无论何时何地,任何情况下都能让你开心的东西,被称为“幸福的配方”或者“满足”。

    如果只是偶尔让你开心,或大部分情况下能让你开心的东西,那怎么知道(在你显然不开心的时候),这次它是否能让你开心呢?

    所以,以上问题的的答案告诉我们:幸福并不在于你为我做了什么,而在于我自己的感觉。除非我自己愿意,否则你不能改变我的情绪。

    我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你也为你自己的感受负责。

    换句话说,接受者能不能接受不在于给与者的心意,而在于接受者的思想,感受,期望和接受程度。

    如果你打开心扉,让我进入,那么你就允许我来影响你,这样的话,我就能让你快乐。

    如果你不接受我给你的任何影响,那么我对你说的话就会被遗忘,而我也不会继续做。

    这样,你就已经明白了“我”与“你”的边界,并且你会尊重这一“边界”。

    ② 可预测性正是压力的预兆

    亚伯拉罕.马斯洛对人类需求进行了深层次的划分,我们努力追求更大的善和其他伟大目标之前,必须先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水,事物,安全和住所)。

    作者认为,马斯洛在对人类的基本需求进行划分的时候,忽略了对“边界”的需求。

    它直接关系到对可预见性的需求,而可预测性正是压力的预兆。

    与可预见性差不多,“边界”也有自己的定义和内涵。它让我们将不同的事物区分开来。

    缺乏可预见性就如同硬币的反面,“边界”混乱则是生活中很多问题和矛盾的核心。

    如论别人做了什么,我们自己的想法,情绪和喜好决定了我们会对他们的行为作出怎样的反应。

    曾今能让你开怀的事物,换一种环境,可能会让你觉得讨厌。

    没有什么人和物能够永远都让我们有某种感觉,我们对特定的行为和事件的情绪反应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性决定的。

    当我们选择为某事烦恼的时候,那件事就可能会真的成为我们的烦恼,这就包括了“接受别人的感受和反应是我们的责任”这一点。

    当我们不尊重他人对问题的所有权,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我们就是完全弱化了他人的存在,而把自己当成了主角。

    我们的真正想法是:你不能照顾你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我就该为你解决掉。

    如果别人对你这样说,你会有什么感受?

    我们承担起了我们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和麻烦,而我们觉得可靠的方案,别人未必接受,所以我们有了压力。

    我们会产生焦虑,失望,紧张或其他不快的感觉。

    而这困境是由于我们不尊重“边界”而导致的。

    我们不断努力,试图消解这个问题,却发现根本无法解决。

    一旦你将外在的麻烦视作自己的,你就要自行承担这样做的后果。

    ③ 生活中90%的问题,都是自我边界不清楚导致的

    当我们对自身之外的事物考虑的更多,对那些新的经历体验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就会“忘却”过去的陈旧信息。

    要接受新的想法和意见,我们的大脑就需要创建新的神经元联系。

    这个“新”指的是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不同了,或者用新的,不寻常的理念来理解旧的信息。

    我们要使大脑发生改变,只需要提供新的知识和挑战就行了——最好是我们想要记住的东西。

    大脑虽然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但我们的反应模式也会改变大脑的运作模式。

    这种影响是相互的。

    我们通过思维过程操纵我们周围的环境,而环境同样也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模式。

    让我们知道该避免什么,该争取什么。

    我们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由我们周围的环境决定的,它同样也影响到我们目标的实际性和可实现性。

    这就引出了关于人的可改善性的哲学观点,即我们是否可以改善和改进自己的能力。

    这一观点可追溯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改善,或者称理想化的改变,究竟需要什么才能做到呢?

    之前提及的马斯洛就为我们做出了解答。

    虽然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并没有提及“边界”的内容,但他却将自我价值的实现列为人类成长的终极目标。

    因为是关于“自我”,也就避免了去思考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或人们普遍接受的是什么样的人。

    而这一问题将留给每一位读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边界-如何科学地坚持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yb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