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走到人生边上》

作者: 欧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19-08-07 21:10 被阅读17次

    这本书购买于苏州的“诚品书店”。好像读过这本书,但又没有多少印象,于是买来再读。

    这本书是杨绛先生所著。2016年7月第1版,2018年11月第8次印刷。可见大众喜欢这本书的程度。

    关于杨绛,可能最开始是属于他的称呼,怎么会把一位女士称为先生呢?这当然是我的后知后觉。当然,也就有了吸引我的机会。2015年的儿童节,读了他写的《我们仨》,被他流露出的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吸引。

    “走到人生边上”,这个题目就让人会浮想联翩,当然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只有活得很通透的人才会想到这个问题,也才会因为这个问题而写一本书出来。在我们这个无限忌讳谈“死”的国度,能够这样大方地谈这个话题,自然这个人至少过得是无比的坦荡。而他的一生自然是了不起的一生,走到人生边上了,他在思考什么问题呢?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这样的智者思考,非常值得一读。

    我们人类的起点,抛去基因不说,应该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都是同样的行为与欲望。只是,活着活着,我们就活出了不一样的我们。刚出生时,我们都只是往前看。但当活到一定时候,我们既往前看,又往回看。往回看的人生,有所思考的人生,是每一个有追求的人喜欢做的事情。

    杨绛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

    他说他的回看是在探索人生的价值。我们的回看呢?总会遇到某个问题,比如让你选择一个年龄阶段重新来过,你会选择哪一年?这样的问题似乎是来满足你不留遗憾的。但是,倘若时光让我们重回到我们想要的那一年,你还是会给出杨绛先生一样的答案吗?我看未必。因为,我们常人大多是想重新认识某些人,重新做成某件事,以为这样的改变不会让自己留有遗憾。事实上,不管怎么过,都会留有遗憾,因为你的思考决定了你的高度。“探索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呢?好吃好喝,名利双收吗?读书找工作结婚生子吗?与人斗来斗去吗?

    可能,杨绛先生的这段话给出了答案:我今年100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100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的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我被他字里行间里流露出来的平和吸引,也可以说是“视死如归”的状态所吸引。我不止一次说过,目前的我也是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不喜欢被裹挟,不喜欢被绑架,我自在地做我自己。哪怕就真的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还是会秉持着这样的心态吧。外界的吆喝声,外界的喧闹声,我可以屏蔽,我可以视而不见。

    我是在封闭我自己吗?其实,也是杨绛先生给出了我想要的回答。他说: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都是当时处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关键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正如文芳所说警惕读劣质书一样,都是自己的选择。关键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谁都无法绑架你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活成了自己的模样。

    特立独行,只针对于自己的心境。在特立独行的状态下,又和这个世界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段描述颇有意思:他说照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相貌,如果这人的脸是歪的,天天照镜子看惯了就不觉得歪了,丑人照镜子总看不到自己多么丑,只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美。因为我们知道你的镜中人总是自己心目中的意中人,并不是自己的真面目。意思是什么呢?一句话就是你可能并不那么了解自己。这个问题其实是可以另写一本书来的。

    当然,因为作者是写的走到人生边上的思考,都是一些比较哲学的话题。这里面有一个很严肃的观点:天生万物人为万物之灵,天地生人的目的该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

    人的可贵在人自身,这是一定的。所有的知识、技能、情绪,人都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方法加以习得,这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

    保持一份良好的心境,不攀比,不怨恨,不刻意,哪怕每天都是人生的边缘,又何惧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读《走到人生边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yp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