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援疆记忆之二——我参加的柯族和维族婚礼

援疆记忆之二——我参加的柯族和维族婚礼

作者: 俞文杰 | 来源:发表于2020-06-09 10:42 被阅读0次

来阿图什之后,恰逢有柯尔克孜族和维吾尔族同事结婚,体验到了不同风格的婚礼习俗。相较过去,两个民族的婚礼都已简化不少,以前三天的仪式压缩到了一天,但还是明显保留了各自的民族特色。

口福餐厅是阿图什柯族开办的唯一婚宴场所,同事库奇塔尔别克的婚礼也是在那举办的。我们到之后的第一件事是洗手,洗好后不能甩,要用挂在边上的毛巾擦干。人海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柯族男子头上一顶顶的白毡帽,据说只在节庆日戴。与汉族不同的是,男女宾客一般分开落座,干果、水果、糖果、油馕早已摆在了桌上。

新人入场时,伴随着音乐,新人走几步就会向来宾鞠躬,这是与维族婚礼的一个重要区别。柯族婚宴的菜品跟汉族比起来不算多,但比维族的要丰富,除了馕、抓饭、大盘鸡、羊肉等主食外,必定能吃到马肉。马是游牧的柯族最重要的财产,马肉通常只在婚礼等重要场合才会上,新郎家就花了两万元杀了两匹马。

不管是柯族还是维族,婚宴上都没有酒,他们的重头戏也不是美食,跳舞才是精髓。婚礼开始后,大家都抓紧时间吃东西。二三十分后,麦克风里提醒要跳舞了,年轻男女鱼贯进入舞池,围着新人开始跳。舞曲曲目有很多,柯族必跳“黑走马”,“刀郎舞”则是维族的必备。几支舞后,大家落座歇息片刻,接着再循环往复。因为前几轮舞曲的节奏较快,是年轻人的天下,中老年人一般在后几轮才上场。柯族跳舞时间比维族的长,等结束时,已经到了凌晨。

维族婚宴场所较多,同事拜合提亚尔选的地方叫无花果餐厅。见面时,男人之间握手,女人之间则是贴面礼。整个流程跟柯族婚礼相仿,最大的不同,虽然两个民族的新娘开始都戴着面纱,但与柯族不同,维族的面纱厚而长,很难看清脸,且必须由婆婆掀开。给礼金的方式也有意思,维族同事们都是在跳舞时,顺手将红包塞进新郎的西装口袋。这里礼金的压力不大,同事、朋友一般就五十、一百元。

维族是个崇尚黄金的民族,新娘的耳环、项链、戒指等首饰都是黄金的,这是男方彩礼的一部分。另外,还包括一两万的貂皮大衣,以及五万左右的现金。随着年轻人观念的变迁,近几年彩礼全部给现金的逐渐增多。当然,女方也有需要准备的。柯族陪嫁的羊毛被褥让人感觉一辈子都用不完。维族的嫁妆以家具为主,此外新郎婚礼的西装也由女方负责。

不同于汉族,维族和柯族都没有上门女婿的说法。无论是市区还是农村,除了最小的儿子跟父母同住外,其他儿子婚后会搬走,将来也很少继承父母遗产。近几年,除维族仍极少与汉族通婚外,柯汉通婚的多了起来,光单位的驻村点上就有十几对。

相关文章

  • 援疆记忆之二——我参加的柯族和维族婚礼

    来阿图什之后,恰逢有柯尔克孜族和维吾尔族同事结婚,体验到了不同风格的婚礼习俗。相较过去,两个民族的婚礼都已简化不少...

  • 我参加的柯族和维族婚礼

    来阿图什之后,恰逢有柯尔克孜族和维吾尔族同事结婚,体验到了不同风格的婚礼习俗。相较过去,两个民族的婚礼都已简化不少...

  • 参加维族婚礼(10.28)

    很开心,能参加这次疆式婚礼,与内地相比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话说真的是一言不合就尬舞啊。

  • 援疆记忆之四——古尔邦节做客维族同事家

    2018年8月22日,是伊斯兰教古尔邦节第一天。早上刚上班,同事玉山江就邀请晚上去他家过年。作为一名援疆干部,自然...

  • 援疆记忆之十——阿图什维族传统生活的缩影

    阿图什市区不大,也就是吴江同里、芦墟这些镇区的规模,最多两三个小时就能绕一圈。但与吴江的古镇所不同的是,一路上,在...

  • 第二次产业援疆对接会的发言

    尊敬的石德胜副秘书长、王建国副秘书长、尊敬的山东援疆、上海援疆、广东援疆、深圳援疆的领导们、尊敬的各个县域的领导和...

  • 我和网络援疆的故事

    勇敢向前迈步 ——我和网络援疆的故事 在此之前,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我会和网络援疆发生联系。 一、报名 当初,在互加...

  • 八月,送援友

    第七批援疆专业技术人才中期轮换,一百多名援友圆满完成使命,今天离疆踏上了返乡的旅途。 援疆的时...

  • 把春天献给援疆

    把春天献给援疆 惠风三月 春明景朗 一次援疆行 一生支教情 在援疆支教日子里 我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如和风教书 似...

  • “援疆支教”,身在广东的你,想过吗?

    “援疆支教”这个问题,身在广东的你,想过吗? 今天我做了一个决定,并报名“援疆支教”了。等待最后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援疆记忆之二——我参加的柯族和维族婚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aj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