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也非常疑惑,为什么看了那么多的书、那么多的文章,却难以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甚至很多文章本身就互相矛盾,到底该听谁的?该怎么避免被一些鸡汤迷惑自己的头脑?在互联网这片浩如烟海的信息流中,如何挖掘到真正的宝藏?
湖畔派诗人柯勒律治把读者分成四类——沙漏、海绵、滤豆浆的布袋、宝石矿床里的苦工。
沙漏式的读者是指知识进去了多少,便漏出来多少,自己一点也不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海绵式的读者则是像海绵吸水一样,将所看见的东西全部吸收,无论好坏。而更可怕的是有的读者像滤豆浆的布袋子一样,好的全部流走了,而留下来的全是坏的。
真正有效的阅读与学习方式,应该是像矿工一样,只获得最重要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淘金式思维,也就是人们一直强调的批判性思维。
不止在阅读中,即使是在日常交谈中,利用批判性思维也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他人的观点,以达成更有效的交流。我们最大的目标是寻求到更好的结论,寻找更好的看法,做出更好的决定。
作者的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就是培养找准论题和结论的能力。
例如下面一小段话:
自来水一般是用氯气来杀菌消毒的,而氯气等物质对金鱼的生长不利,所以自来水最好用盆装着在阳光下晒一、二天后,再用来养鱼。
作者希望你接受的结论就是:自来水不适宜直接放入金鱼池中养鱼。
找到了结论之后,我们才可以思考基于支撑这一论断的所有材料,考虑该不该接受这个结论。
判断理由是什么?
要知道,结论能否站得住脚,完全看作者提供的理由是否充分。
判断一个理由的充分性,首先我们可以寻找给出的理由中是否有些词的意思不明确?
例如,在咪蒙的爆款文章《我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中,她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作为理由:
首先,现在大学的很多课,太没营养了,浪费时间,也浪费生命。
很多老师上课,是极不走心的。
实习生说,有的老师忘了带教案,直接在讲台上百度了一个课件,现场照着念了一节课,也是real耿直,都懒得掩饰自己的敷衍了。
有的老师,教材还是三十年前的,五十年前的——让你瞬间穿越到过去呢。
最扯的是,教职业规划和就业辅导的老师,很多都是毕业了就直接留校的,根本没有真正的就业经验,他们讲的所谓的“就业技巧”,搞不好是从《10招包你就业》之类的书上借鉴过来的吧。
问题是,不是老师不想走心,而是整个评判体系不支持他走心。
对于老师来说,决定他们前途的,是发表学术论文。
课讲得再好,一点卵用都没有。
这就导致,大学教育和职场需求高度脱节,很多专业的课程,既不能教知识和技能,也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越来越多的学生,每个月有30多天不想上课。
18-22岁,他们浪费了整整4年。
休学也许是节省时间、珍惜生命的一种方式。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咪蒙用了这样的词:“很多”课,“很多”老师,“有的”老师,“很多”老师毕业了直接留校。这样模糊的词汇是很抽象的,这里所举的例子究竟是大多数的老师都是如此,还是只不过是学生见到的个别老师罢了?文章中的学生所在的学校也没有考虑进去,是很好教学水平很高的学校吗?这里的很多到底占了教师里的百分之几呢?
我们常常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想当然地以为这些抽象词的意义都是显而易见的,这样就很容易被作者代入错误的逻辑中。
另外,还是在这个例子中,咪蒙还以一个没有理由,自己得出的结论作为自己的论证——对于老师来说,决定他们前途的,是发表学术论文。
课讲得再好,一点卵用都没有。
这个“老师唯一的目标是发表论文,课讲得好没有任何用处”的论证是咪蒙自己提出的,没有提出任何理由。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结论能否站得住脚,完全是看作者提供的理由是否充分。没有提供理由的论证,自然是站不住脚的。
但咪蒙却用这个论证作为理由,再次提出一个结论——这就导致,大学教育和职场需求高度脱节,很多专业的课程,既不能教知识和技能,也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这个结论可靠吗?哪怕前面提供的理由——老师唯一的目标的发表学术论文是可靠的理由。
那么学术上的成果一定是与职场脱节的吗?这些专业的学术知识,真的不能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吗?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不愿意花时间在学习上,这是与学校有更大的关系,还是学生自己应该付更大的责任呢?
这些咪蒙都没有一一详细阐述,仔细分析来发现她所提供的这个理由漏洞百出。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被她的文章所蛊惑呢?
我们就需要对理由进行第二点的分析:判断给出的理由是否饱含感情色彩。
如果这个理由饱含感情色彩,那很可能会让你的思维短路。
《学会提问》中指出:任何一个想利用语言来激发我们情感共鸣的人都会利用这些可能藏在我们心中的感情。他们既可以使用激发我们心中对某些想法的正面情绪反应的语言,也可以使用抑制我们心中负面情绪反应的语言来达到目的。
咪蒙的许多文章中喜欢用些冲击力强的词汇,比如这里的“太没营养了,浪费时间,也浪费生命”、“一点卵用都没有”,之类的词与句子。这样的饱含情感的词很容易就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而忘记判断文章是否可信,理由是否充分。而被心中的情绪所充满,就像看《战狼2》时你不会过多去思考故事逻辑性是否紧密,心中已然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之情。
所以记住,当我们分析一篇文章或判断一个人的言论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避开这些情绪性的词语和句子。
有时人们会用数据来作为支撑自己结论的理由,很多时候,我们以为靠数据说话就一定的对的,但其实也要千万警惕数据的欺骗性。
我们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图来源网络这是厦门日报关于“车让人”的一篇报道,文中的数据都是车管所得到的,所以数据来源没有问题。于是根据图所示记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80后的司机最没素质,有40.1%的人都不愿意礼让行人,男女相比,男司机更急躁,63%的男司机不愿意礼让行人。
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你来看看,这样的结论存在什么问题?
我们先分析上面这段话的结论,分别是:80后司机最没素质和男司机更急躁。理由都是来自真实的数据,40%与63%。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实际上,可以发现数据并不能体现得出的结论,因为图中并没有给出80后司机、男司机在所有司机中的总占比,那他们在车让人中的占比可以代表他们整体的素质吗?
让我们再来复习一遍分析一篇文章的思路:
1、先找到结论
2、判断理由是否充分可信
做好了这两步,拥有批判性思维就那么简单,相信你可以更好地成为一个挖掘知识的矿工,而不再是一块一味吸收的海绵。
千万要时刻记住,谁想要说服你,谁就得负责解释清楚。如果他不能提供一幅清晰的说理论证的画面,那他就没有权力强迫你相信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