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观后让我觉得美国的所谓民主,自由,法制,其实是一个笑柄。让那些说美国这好,那好的人见鬼去吧!
电影打动人的地方,是一个黑人钢琴家,文化修养,文明成度不是肤色决定,而是自身的修养与学识,要成为上等人,就好好读书。
这是美国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绿皮书》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我认为是当之无愧。
故事开始,白人打工仔,托尼.利普,是一个脾气粗暴的小混混。他混迹于酒店,公共场所,靠敲搾勒索获取小费,靠打赌吃饭,赌博,在江湖上混混。
家有妻子,两孩子,交房租都成问题的情况下,经朋友介绍,违心为一个黑人钢琴家唐.雪利开车打工。
美国种族岐视,他带着高傲,自悲的心里,来到博士的家时,房间里装饰豪华,特别是真实的象牙与博士的佩戴,让他目瞪口呆。
一星期一百美元的薪酬,博士为他加到一百二十五元,管吃住。
黑人钢琴家因为特殊的阶级和黑肤色,既不为黑人包容,也不为白人接受,长期处在无归属感的痛楚中。
为了自身的努力,他选择对黑人歧视严重的南方巡回演出。
绿皮书是一本标注黑人住宿,吃饭的应用指南。一路上,托尼.利普开车抽烟,扔拉圾,根本没有把他的雇主当回事,大大烈烈。
影评(绿皮书)当托尼扔下拉圾,博士坚持要他倒车捡垃圾,爱惜自然是每个人的责任,两人一路争吵不断。
开车收音机收听的是摇滚,流行音乐,抽烟,吐痰,一副痞子行为。
当第一天演出,博士优美动听的琴音,如高山流水,行云飘飘。打动了这个低俗的车夫,心灵约有震动。
他离开家时,妻子要求写信。他记录的都是生活琐事,吃几个大饼,披萨……。
在下一个行车途中,中途休息,托尼在旅游点,捡到一枚蓝石头,博士要他付钱,他认为是捡的,在博士的坚持下退回。
虽然一路吵吵,博士的良好修养,托尼有所触动。
有趣的是,第二站,博士演出前上厕所,白人可以听他的音乐,但不能上卫生间。
离住地要开二十分钟的车,托尼告诉博士,找旮旯角落方便,方便。
博士坚持开车去休息的地方小便,自觉遵守规则。
托尼给妻子写信,博士发现托尼也就小学水平,错别字还多,于是帮托尼代言,博士念,托尼写。“汽车奔驰在平坦的山路,山风吹拂在行驶的路上,一阵清风扑面而来,窗外树林如电视节目缓缓而过……。结束语,多想吻你的托尼”。
妻子收信后,文质彬彬有礼的诗句,喜悦的心情无法言表。
几场演出下来,托尼与博士已经消除隔阂,建立了信任与友谊。
一次警察局打来电话,托尼到警局,警察讲明犯罪原因,竟然是因为博士和一个白人男人在一起,头部被警察打得头破血流。
托尼采取行贿的手段救出博士,博士反而不领情,认为行贿公职人员是不提倡的,两人争吵不休。
如果不救出博士,当天晚上的演出就受影响,收费就没有了,博士还是表示感谢。
当晚在旅店休息,托尼收到妻子德洛芮丝的回信,妻子在信中喜讯无法言表,对丈夫的进步刮目相看。博士又教托尼回信:“亲爱的,德洛芮丝,我多么想躺在你的身旁,听听你的心跳,闻着你肤香如眠……代我吻我们的孩子。”当妻子收到信后,整个家族都幸福了,扬言要托尼代笔写情书。
雨里的一场戏,让人无法容忍,当警察用手电来回照射音乐家,人类需要的是容忍和包容,偏偏警察侮辱岐视音乐家。
托尼挥动拳头,把警查打倒在雨地,他们二人被关进监狱。
下面还有一场重要的演出,经同意,音乐家打通了公安部的电话,上面让警察无条件放人。
警察还蒙在鼓里,搞不清哪是哪?
在旅馆休息的时候,音乐家讲他的身世。
三岁跟他母亲用一架旧钢琴在教堂练琴,由于天资聪明,世界上最有名的音乐家的名曲都弹奏美妙,他是第一个申请留学的黑人,在名师的指导下,他成为美国最优秀的音乐博士。
他坚苦的拼搏努力,就是要消除种族隔离,岐视。
在圣诞节的那天,最后一个州演出前,出了奇葩。
整个洲的达官贵人,名流,共度圣诞,举杯欢庆。
仆人托尼在大厅可以用餐,主人唐.雪莉博士因为黑人,不能用餐。
托尼反复与餐厅交协,餐厅老板说是他们的规定。连当初美国冠军球队也不能用餐。
博士在忍无不忍的情况下,放弃演出。
他与托尼一块去黑人酒吧,博士的穿着打扮引起店家的怀疑。
托尼介绍唐.雪莉博士是钢琴家。老板娘提出弹琴试试。
雪莉博士从容走到钢琴边,坐下,轻松弹奏贝多芬交响曲,黑人歌手大提琴伴奏,整个酒吧载歌载舞,整个吧厅沉浸在欢乐的海洋,容忍,包容,合谐。
在暴风雪的路上,托尼答应妻子赶回家过圣诞节。在暴风雪中艰难行驶,疲惫无力再开车回家。
雪莉博士身份转变,变成司机,经过艰难的努力,托尼在欢度圣诞节的时候,吻上了妻子。
同时一家白人接纳了博士黑人,成为终身的朋友。
妻子德洛芮丝也感谢博士雪莉,丈夫从一个粗鲁,暴脾气的粗人,进化成一个文明人。全剧终。
电影的最佳看点,没有大的布景,音响宣泄,一路上都是两人的对话,让人物感情升华。通过一路各大洲巡回演出,让白人托尼懂得了宽容,包容。人生真的不容易,人到中年,遇到生死肝照的明友,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