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羽末年,朝堂动荡,全国各地四分五裂。各方诸侯为了领地硝烟四起,民不聊生。
西羽皇仙逝,皇子夺嫡,整个局面内忧外患。
官员默辞护着先皇遗旨,快马加鞭地到达边关九皇子那里。
默辞到时,已经跑死了五匹马,手臂和背上满是血迹,有黑有红,新伤旧伤,一路上遭到不少追杀,还好圣旨完好无损,将圣旨交到九皇子手上,他晕了过去。
醒来后,是弟弟墨严端着药在床边。
七年了,他们兄弟终于见上一面。
弟弟随九皇子前往边关保家卫国,哥哥留京辅佐皇上,兄弟俩在各自的职位上尽职尽忠,分别后再没见过。
此次重逢,是喜亦忧。
九皇子驻守边关战功赫赫,对边关百姓爱戴有加。
先皇临死前拉着默辞的手说他们兄弟俩一定要好好辅佐九皇子继位,九皇子才是皇位最合适的人选!
局面动荡的当前,思虑如何帮助九皇子打下江山夺回皇位的忧愁大大超越重逢的喜悦。
……
兄弟二人出谋划策,一路助九皇子继位,此后国号改“东羽”,默家兄弟堪称开国大臣。
九皇子登基大典,临朝三日,默辞献上毕生心血的《国法》,进谏皇上按此治国,保国泰民安,国运昌盛。
皇上大喜,意欲晋封默辞为亲王,没想到被默辞婉拒。
“臣曾伴随先皇治国,如今到皇上登基,算是了臣的心愿。如今东羽国已建立,臣想也该是卸下重任,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了。”
默辞跪下,恳求辞官归隐。皇上应允,赐万金。
其他大臣听说了,纷纷嘲笑默辞,封王加爵,族谱入皇族,莫大的荣耀,他竟然说不要就不要。
莫严也责怪哥哥,“我们跟着九皇子好不容易熬出了头,这终于可享荣华富贵的时刻,你竟要辞官归隐?皇上都想封你为亲王了,你怎么还拒绝呢?”
默严雄心壮志,新国建立,他正想一展宏图,默辞不知是该鼓励他,还是应劝他和自己一样。知道弟弟想继续为皇上效力的心意,默辞临走时拍拍他的肩,不为自己过多解释,只说道:“这是我的决定。以后的路不管你怎么决定,保重就好!”
哥哥辞官归隐,弟弟留京任职,终于获得胜利的兄弟俩,又无法重逢。
东羽皇晚年,迷性道法玄学,朝堂上昏庸,默严多次劝谏无效。
朝廷中又有奸臣觊觎的默严的权力和地位,陷害他,跟皇上提起默严有逆反之意。皇上听从建议,派人从默严府中搜出了刻着皇上生平的小人,怒斥默严有逆反之意,择时问斩。
远在千里的哥哥默辞听说,连夜进京。
曾经归隐时,皇上爱臣,赐下了免死金牌,终于派上用场!
看到,多日不见的老臣,往昔和默家兄弟征战沙场,睡同一铺,饮同杯羹的种种回忆浮上心头,皇上百感交集,又见免死金牌,便赦免默严,免其官职并从此以后不得进京。
官位,名誉,财富,万般皆空。
默严落寞,默辞安慰他:“没事,曾经皇上赏下的黄金万两够我俩兄弟用一辈子了。”
看着哥哥脸上豁达祥和的微笑,默严回想当初对哥哥离开的不解,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哥哥,现在才感觉你当初的离开是对的。可是我还是有点不明白,那样天大的好处摆在你面前,你是如何能拒绝的呢?”
默辞给默严牵着马儿在原野慢慢走着,望望湛蓝的天空,淡淡笑着:“苦难的日子里,我们可以和九皇子称兄道弟,可皇子登基后,圣心难测,常伴圣架左右的人,荣辱尽在皇上一话之间,我自感受不起这起伏,及时退位,保命足矣。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与虎为谋,实在凶险。”
网友评论